村会计的烦恼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北京 杨红岩)

笔者的老家在晋东南的一个小村庄,端午节放假回家,在村委会不期而遇村会计。他刚从山上栽树回来,一身疲惫,将屁股往一个石墩上一放,摸出一支“红旗渠”抽起来。“过端午节还放假?我们就怕过节。”会计是从小队队长干起的,熬了10多个年头才当上会计,对村里的大情小事了如指掌。村里没有企业,农业税费取消后,村委会每年的经费来源主要靠转移支付,“一年大概有4万多块钱,除掉村干部的工资、材料印刷费、报刊费,剩不了多少”。

“上边不让搞报刊摊派发行,可是我们村每年要花3000多块钱的报刊费,这些钱都是镇里直接从转移支付款中扣除的,有的我们连报纸都看不到。”会计说,最头疼的是过年过节,因为每到这时候,都得到县里的领导家送礼。“庙太多了,一二百块钱拿出去也不起眼,一般都是送点米和面,有时候送两条烟,八月十五送月饼、苹果、梨。”最发愁的是送年货,“得专门买好点的牛羊肉,能买到野兔、野鸡等野味最好”。即便对这些东西,“大领导”也不一定稀罕,他说,有一次到县财政局一位领导家送野味,领导让他把东西搬到一个仓库里,“里边的野味堆得满满的,有的已经烂了⋯⋯看了心酸呐,都是好东西,我们过年都舍不得吃”。送了不一定行,不送是肯定不行。每年的植树造林费、转移支付款、农业补贴等,都得靠争取。“镇里有些领导办不了什么事,我们也不想送,人家就张口要,要不给人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给你穿小鞋。”会计说。

除了送礼,请吃也让会计感到头疼。“有一次,一位副镇长到我家吃饭,我们平时也就吃些土豆、咸菜,那天还专门给人家买了两张凉皮,我老婆不会做菜,拌凉皮时放的酱油多了,人家说你家的酱油是不是不花钱啊,完了问我有没有黄瓜,说是凉皮里拌点黄瓜比较好吃。我心想,我们平时连这都舍不得吃呢!”还有一次到县里一位领导家办事,领导一看他们到了,很高兴,拿起电话来就给别人打:“××村的来了,中午到××酒店一起吃饭吧!”结果,那天他们买完单后连回家的路费都不够了。 烦恼会计

上一篇: 消逝的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