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旱情忧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贵州兴仁 江俊)
我来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国营矿山工作一年了,还记得去年5月从北京到贵阳出了火车站就遇见下雨,来到兴仁县后雨水也非常多,让我见识了初中课本就介绍过的“天无三日晴”。去年夏天公司防汛的压力很大,不断下发防汛文件,还搞了井下防汛演习。但春节前气候就反常地暖和,油菜花漫山遍野地怒放,没想到这种天气一直持续到了今年4月底。
黔西南州兴仁县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我工作、生活的矿山海拔1600多米,有自备水源地抽取地下水使用,每年都要向当地交水资源费,但春节之后就抽水困难,停8个小时才能抽两个小时的水。我们办公室的桶装饮水是兴仁县鲤鱼坝水库的水,我们也担心,有一天水库的水枯竭了怎么办?好在现在已经进入了5月,雨水比4月多了一点,农民纷纷趁下雨的时候抢着播种。其实黔西南的岩溶地貌下面有着丰富的地下水,但问题是需要资金去打井抽水,而且这里“地无三尺平”的高山上是很难抽水去灌溉的,只有靠天下雨。这就是我们脆弱的农业,以及这脆弱农业所养活的贫穷农民。尽管这里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到处是裸露的岩石,触目惊心,但即使是坡度很大的土地上也被农民种上了玉米,包括被我们公司付钱征用的土地也被当地农民强行种上了蔬菜——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土地被撂荒的现象。我想这种现象是当地承载了过多的人口,我认识的当地农民中孩子最多的据说超过10个。
雨季终于快来了,干旱持续的话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公司附近的另一家矿因为取水问题已经和当地百姓发生了纠纷,好在当地政府及时调解了。这种旱灾让西南地区农村的贫困暴露在世人面前,有关部门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没想到最近在网上看到我的家乡——大别山区一贫困县的树木砍伐后,土地低价租给造纸公司种植速生林,我的亲友担心,这样下去是否导致西南大旱在中部地区重演? 旱情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