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味记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初的一天,开窗透气,阳台1.5米见方的窗户刚刚推开一道缝,突然向外面倒去,就那么眼睁睁地看着它从5楼的高处落了下去。万幸,没砸着人,赶紧跟物业和封阳台的公司联系。第二天,封阳台公司的老板带着两盒铁观音上门,点头哈腰。原因终于查明,推拉窗户设计得太大,支撑轨道强度不够,被压弯之后上面脱出轨道,导致窗户脱落。那家公司答应换个新窗户。这封闭阳台花费了7000元。
2007年,我决定拆除让人心惊肉跳的塑钢阳台窗户。花1.6万元重新封闭,用的是隔音隔热效果非常好的断桥铝,双层中空玻璃,窗户朝里开,再也不必担心掉下去。哪知,第二周就出现呛人的味道,我怀疑是家具地板墙面等等的味道,就到亲戚家住了半年。半年后回来,味道更浓。终于,发现是玻璃和窗框之间的密封玻璃胶散发的。于是,封阳台公司把玻璃胶割掉,重打一遍。三周后,熟悉的味道又出来了。这家公司说,封闭了无数的阳台和阳光房,从没遇到这样的事,拒绝再次施工。第二年冬天,忍无可忍,请来室内环境检测公司检测,常规甲醛、苯等等微量超标,花费1500元。2009年4月,味道还是那么浓烈,打电话给玻璃胶生产厂,中美合资的某公司,聊了一个多小时,工程师就是不吐口帮我检测玻璃胶成分。6月,下决心再次换胶。先到正规建材超市买来两箱高档玻璃胶,此次花费3000元。可不到一周,味道依旧。9月,我撬开了窗户,终于发现,味道来自中空玻璃的黑色粘胶。咨询专业人士,只有换玻璃。终于,与阳台斗争两年半之后,再次花费2500元,换掉所有玻璃,味道没了,世界从此清静。
至此谜底揭晓。封阳台公司不加工玻璃,要委托专门的玻璃加工厂。而那家工厂为了每平方米多赚5元,使用了劣质的定型胶。这家小企业多赚了105元,我却付出了8200元和两年半的焦虑、气愤、无奈,以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直以来我非常同情中小企业,因为它们代表着新生力量,吸纳了90%的就业,艰难地打破垄断等等,但此事让我看到了某些中小企业缺乏自律,没人能限制其没有底线的逐利冲动。小小的阳台,前后花费3万多元,这只是我的遭遇,却不是偶然的现象。(文 / 肖先生) 窗户寻味玻璃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