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家老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A是美国人,属于比较少见的黄黑混血,像极了老虎伍兹。

S是南非人,照理说属于比较常见的南非白人,但因坊间盛传非洲只产黑人,所以他一旦介绍自己的国家,经常要带上一串关于南非人种构成的解说。

以上二人都是到厦门教英语赚外快的外国人,与这俩人比邻而居,免不了一番接触。都说外国人直来直往,我部分赞同,因为他们对想要的东西绝不客套。一次恰逢饭点,S老兄在我们门口探了个头,于是爸妈热情邀请他共进晚餐,他一声“Ok”潇潇洒洒地就进来了,挑了个最好的位置很自如地坐下,搞得传统的爸妈很是诧异。S的中文说得一般,筷子倒是用得很熟练。他已然适应中国人不分餐的做法,同我们夹一个盘子里的菜吃,但在吃蒸鱼时,还是会很小心地去夹“未被开垦”的区域。他标准的中文“好吃”之声四起,夸得煮饭的老妈非常开心。吃了两大碗后,一看手表,哟,还得赴其他约,便潇潇洒洒地走了。

A的最大特点是实干,无意中得知他是1985年生人,大为钦佩。25岁,完全不懂中文,独闯华人世界,一边在大学教英语,一边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他的家教大业。一个学期后,A立刻为自己攒足了资本漫游东南亚,7天自助游遍泰国、柬埔寨、越南。玩得这么仓促是因为回来后还要继续做寒假家教赚钱,假期是他的“旺季”。A这家伙只订了出发机票就走了,酒店和下一程机票都是临时网上再订。我说哪里哪里政局动荡不要去啊,他说去旅游都是安全的,你们中国人多虑了。旅行归来,东南亚的阳光将他晒得越发老虎伍兹了,向我们汇报战果,他说自己还顺道去了昆明,依旧是,那里很好很好,花很美,还有火锅很好吃啊。真难以想象,语言不通的他是怎么在昆明、深圳那些让我们都眼晕的大城市找到长途汽车,然后顺利回来的。

三十来岁的S金发碧眼,他最爱哭穷,抱怨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成本很高,比如计划好的旅游被他放弃了,一问原因就是“Because I have no money”(因为我没钱)。再如知道我们结婚,说要参加我们婚宴,跑来问需要给我们多少红包,前面还要补充一句“You know,I’m very poor”(你知道的,我很穷)。有一次他和我老公探讨去哪买衣服,老公以为他比较注重生活质量,推荐他到一些名牌的折扣店,S说,不不不,我总是去“每天在线”(里面的服装基本不超过100元)。这个精打细算的男人也很会过日子,用各种彩色的布挂在墙上,把自己的家点缀得有声有色。他还特别爱国,在家里挂国旗不算,到处拿着碟推荐《第9区》,原来这是个南非的片子。不久又见他拿着一个关于曼德拉的纪录片推荐给朋友,他说,曼德拉是我的偶像。我当时就感慨了,作为一个让白人们崇拜的黑人,还能让远在他乡的国人如此眷恋祖国,曼德拉真的很有力量!■(文 / 叽歪) 邻家老外

上一篇: 土鳖之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