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花会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正月十五那天,我起得很早,比平时早两个小时,6点就醒了。宝弟在车站打我的手机,说已经到了,我马上有点慌乱。宝弟第一次来上海,而且没有出过远门,到20岁还一直待在山东。我安慰他说,一个小时就过去,耐心等一会儿。
早上堵车,我在公交车里焦急地等待着红灯绿灯的转换,看着车外的人群,空气里就涌动着燥热,气温还不是很高,在车站等待的宝弟应该是又冷又饿了。我到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他很显眼地站在阳光下的站台上,西站是狭小的,宝弟在西站门口扶着自己的行李箱,我觉得是我这一月来最难忘的画面。看到我,他笑了,很灿烂,大概已经不紧张了,他说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还没有合眼睡觉呢,车上人挤,一个人坐了一晚上就是睡不着。宝弟在家的时候,我们都爱取笑他,他是个爱睡觉的孩子,触着床沿就能打呼噜的,他一定紧张坏了,一个人漂流到孤岛上去了。
我说:冷了吧,我们到旁边买点东西吃。他摇摇头拒绝了,吃不下,胃里不好受,颠了一宿。宝弟一直在山东跟一个老板做装修的活,收入也还可以,都是自己家附近从小玩大的伙伴,自然日子也自由自在。虽然工资时常发不下来,但是乡里乡亲的,也就能过就过,老板能让年终的时候有钱过年,就是好兄弟。去年老板和他的司机因为喝酒出了事故,人财两空,兄弟们也都散了,年就过得不怎么样,一进冬天就闲在家了。开春就谋划出去做事,打听到有个亲戚在上海工作,就跟了过来。宝弟要去的地方是闵行的一个箱包厂,感觉工资还不错,对于一个打工的来说,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有不错的住宿条件,最重要的是及时发工资,已经很满足了。
我们搭乘公交车到汉中路去转地铁,上车后就问他:上海怎么样?他笑了,非常腼腆地说:不怎么样,和山东差不多。我马上纠正说:你还没有见到真正的上海呢,这里是郊区,一会儿你就不这样想了。我发现我们一直是说家乡话,虽然亲切,还是有顾虑,就要求他说普通话,因为到了工厂肯定没有说话的空间了,别人都是普通话,交流起来也方便,转话也得需要时间,要不心里就十分别扭。我之后一直和他说普通话,他要么点头要么摇头微笑,和一个自己熟悉的家人说普通话是十分尴尬的。宝弟真是疲惫了,刚上了公交车就睡着了,我朝窗外搜索着,希望有什么东西突然进入视线,然后告诉他这个就是上海了,希望他也惊奇于这个地方的不同与华丽。人有时候非常奇特,若在平日里,这个都不是我所欣喜的东西,突然就想有点这样的虚荣来和宝弟炫耀一下,可惜他睡着了,一路繁华都没有见到。
到地铁站的时候,宝弟说:我第一次坐地铁,没有想到是这个样子。他说这话是因为,那天早上地铁里人群拥塞,正好赶上了民工潮,许多警察一大早就在维持秩序,过道里都是一夜未眠睡眼矇眬的民工,显眼的彩色编织袋。他低声嘟囔了一句,真是和咱们那里差不多,我本来准备了一套说辞告诉他,上海有什么什么是我们山东所没有的,比如地铁,比如东方明珠,看到宝弟已经走出几步,也就罢了。晚上回来想了一下,似乎他是对的,对于宝弟这个地方和山东能有什么差别?我的一相情愿有点滑稽可笑,自己也未必真知道这个地方和别的什么地方有什么差别,它的繁荣富丽并不能和自己密切相关。
到了工厂,报到,马上就可以上班,亲戚考虑到宝弟刚来,就让我带他先熟悉一下,不着急上班。那里是一个轻工业区,街上到处是招工广告,男女不限,年龄18到25周岁,月工资一般是1500元左右,广告牌前也有稀疏的观看者,都是年后出来打工,还没有落实具体工作的男女青年。
我说:宝弟,如果没有这边的亲戚熟悉的话,你也得到处自己找工作。他总是憨厚地笑,并不回答我的话。中饭吃得比较早,在亲戚家顺便吃的,宝弟不怎么习惯这里的饭食,加上旅途劳累,吃了一点就安顿休息去了。
在他睡觉的时候,我简单打理了一下,离开了。他明天就能进厂上班,我也要上课读书了,就是很担心一个人在这样的地方能不能习惯,虽然是郊区的工厂里,毕竟和从前截然不同了,就像我刚来到这里一样的惴惴不安竟也属于了他。当天夜里,我打开很久未动的日记,写下了“早安,上海”4个字,情绪纷乱,下边不知道怎么开始和如何结束。我一直想着上海早上懵懂的样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早上挤进来,晚上分散到各个角落里,有的或者还驻步在大街上、过道里。
宝弟下午才睡醒,他发了消息给我:不要担心,我慢慢适应吧。
接下来的几天,宝弟还是有点不适应,比如经常加班到晚22点多,周末也很少休息,再后来,就是似乎习惯了,比别的工厂还是有优点的,住宿条件不错,节省了房租,做工长了也就不那么疲惫了。
上海的天气不怎么厚道,一直是乍暖还寒的,宝弟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春天才到啊,我自己也被这天气烦闷了很久,搪塞他说,等等吧,过了这几天就好了。宝弟就说自己身边的事情,加了几次班,认识了哪里的人,似乎也能顺利地和他们交往。最后他说:我们厂里最近可能要停电维修了,一停电我们就放假休息。
接下来,我就经常发消息问他:你们厂停电了吗?一直没有停电,估计还要等几天,我跟他说:等你工厂停电的时候可能天气都放晴了,阳光灿烂的,连花儿都开了。■(文 / 项静) 花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