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裁孕育出的军舰
作者:宋晓军( 2月1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前右二)在阿巴斯港参加“贾马兰号”驱逐舰的下水仪式 )
美国诗人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1807~1882)那首题为《将死的人向您致敬》的诗常常被后人引用。2月20日在美国的一个政治博客网站上出现了这样一篇标题为《“将死的人向您致敬”用波斯语怎么说》的博客,内容是美国一位名叫杰伊·替(Jay Tea)的海军迷对一天前伊朗刚刚下水的第一艘国产导弹驱逐舰——“贾马兰号”(Jamaran)的嘲讽。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中国的军事论坛上一些中国海军迷却对伊朗的国产军舰表示出了赞赏和理解。中国的海军迷为什么会对这艘满载排水量仅有1500吨的军舰有这样的评价呢?
在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拥有一支有一定规模的海军,其中最大的军舰就是英国为其建造的4艘满载排水量1350吨的“阿勒万德级”护卫舰。在英国出版的2009~2010年的《简氏战舰年鉴》上,“贾马兰号”仍被归为这一级舰。可见英国人认为“贾马兰号”是在“阿勒万德级”基础上的仿制品。事实上,仿制舰艇是一项非常繁琐和艰难的过程。比如在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只有按照从苏联引进的33型常规潜艇的图纸进行仿制,结果在实施时就发现在艇体装配、机械、电气安装等方面有130多个问题,而且在开工仿制时艇体焊接就出现了300多处裂缝,最后不得不暂停工程来探讨焊接技术。而这还不算之前要花大量时间进行图纸翻译、设计修改、编制生产工艺文件和零部件试制等步骤。伊朗决定从1997年开始仿制“阿勒万德级”后,显然也经历了与当年中国一样的探索过程。
仿制舰艇中修改设计也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程。比如原舰的总体结构设计显然是根据自己的船厂保障条件、技术实现能力、材料、作战需求等,对舰艇的总布置、性能、结构进行研究设计,但是伊朗由于禁运限制,只能在“贾马兰号”上换装了很多伊朗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比如“阿勒万德级”上原来安装的是英国的“维克斯”Mk8114毫米主炮,但是伊朗却仿制了意大利的奥托·莱拉76毫米主炮,从照片上看,这次下水的“贾马兰号”安装的确实是伊朗国产的76毫米主炮。这必然要对原型舰的总体结构与设计进行一些修改。因为军舰上每个武器装备和机械设备都要有一个固定用的基座,以保证装备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在重新设计时,不仅要保证基座的结构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而且还要确保基座及其加强结构所承受的外载负荷能有效地传递到船体的刚性结构件上。从目前公布的资料看,“贾马兰号”上的舰炮、反舰导弹、主机等大型装备设备都已被伊朗自己的产品替代了,并在尾部增加了直升机平台(将原来的导弹发射装置和火炮移走),而这些装备和设备的大型基座在设计时必须要与舰体总体结构设计一起进行。
根据《简氏战舰年鉴》的信息显示,“贾马兰号”于2006年在伊朗的班达尔·阿巴斯船厂才开始动工,但开始设计却是在9年前的1997年。在不可能获得英国的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伊朗在这9年中无疑建设了一批相关设备和材料的配套厂,“贾马兰号”的下水至少证明伊朗已突破了多种配套设备和材料的生产与供应的瓶颈。对于这一点,中国的海军迷们显然是有同感的。因为中国从1960年开始利用引进的苏联图纸仿制7型作战舰艇,5年后中国就已经建立了几百家设备、材料的协作配套厂,在100多项主要设备、材料中,已经仿制生产的占48%,样品仿制出来准备小批量试制的占18%,使中国的舰艇科研和生产制造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因此,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在登上“贾马兰号”——这艘以霍梅尼生活过的一个村庄命名的国产军舰时才会感慨道:“通过艰苦的努力,一些原来看起来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都有可能实现。”
“贾马兰号”最有特点的是下水,按照造船的一般惯例,下水对于拥有自身动力的舰船而言是由船台移向码头的关键建造节点,随后还会有安装调试武器装备和设备等工序。而“贾马兰号”的下水仪式的特点是,在接受了最高精神领袖检阅和媒体采访后,随即就成为一艘现役军舰。在西方通过外交和舆论攻势准备对伊朗实施制裁之时,伊朗采用这种独特的下水方式,无非是想向外界表明:制裁只能让伊朗孕育出更多包括军舰在内的国产武器装备。这一点,恐怕也是中国海军迷们对其表示赞赏和理解的原因之一。■
(文 / 宋晓军) 孕育出军舰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