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命运之手的一掷

作者:何潇

(文 / 何潇)

恰如命运之手的一掷0( 几何结构的Prada Transformer )

当这个名为Prada Transformer的东西首次出现在韩国首尔的时候,难免叫人想到外星物体造访人类文明的电影。从外观上看,Transformer像一个几何结构的巨型筛子。它由形状各异的几何面构成——六边形、十字交叉、长方形、圆形,四面共同搭建起了一个空间,即后来的展览服务区域。服务区则由多个小单位组成,每个约20英尺,放置在70米长的过道上。每个小单位都有特殊的用途,因为具体的用途不同,内部的装置与设备也不尽相同。在小单位与过道之间,是一个用聚碳酸酯板做框架搭建起来的空间。地板用带孔的厚金属板制作而成,每个小单位里较短的那一面,则成了一道透明的玻璃墙。

Prada Transformer是Prada公司与大都会建筑事务所,即著名的OMA(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的合作项目。尽管这只是个临时项目,但建造起来也颇费了些人工。从今年1月奠基,到4月正式完工,项目历时3个月,一共动用了3000名工人,消耗了180吨钢板、3000枚螺钉。建筑物的整个钢铁框架被一层白色的膜包裹住,硬质四面体的几何结构很好地凸现出来。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Cocoon Holland BV公司制作生产的一种特殊质地的膜。材质表面透光,富有弹性,经常被使用在一些大型机械,譬如旧飞机的包裹和储存上。

尽管不少人认同这样的观点——“对于真正的天才,单打独斗远比携手并肩更能促生出不可思议的作品”,但有些联手依然让人遐想。好比这次,一个拥有政治学博士头衔的服装设计师与一个获过普利策奖的建筑师,联手打造了一个会变形的房子——这听上去已是一个情节不错的故事了。实际上,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的合作在2001年就已经开始。“9·11”事件过后不久,Prada在纽约的SOHO区开了一家新的旗舰店,名为“Epicenter”。这是一个设计十分特别的店,用库哈斯的话来描述:“一个既是时尚的,也是公共的空间。”也有人将这个最初的合作项目与今天的“变形金刚”联系起来。在Prada基金会艺术总监杰曼诺·西朗特(Germano Celant)看来,Epicenter只是一个开始,Transformer才是一系列进程的最终结果。

“‘运动’是这个项目的出发点,一个类似于‘运动’建筑的东西。我不想使用‘临时’这个词,这有些过于时髦了。我更愿意说,这是一系列场所不同的运动。”缪西娅谈到“变形金刚”的时候说。她还拒绝将这个建筑物称为“亭子”,因为这也过于“时髦”了。“‘亭子’是一个非常时髦的理念,但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有价值的建筑物,它能满足各种活动的需要。”

4月,“Waist Down—Miuccia Prada 裙装展”首次在Transformer里举行,展示了Prada品牌自推出第一季成衣系列以来至今的经典裙装。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这个巨大的“钢筋筛子”完成了几次变形,内部的展览也随之发生更替。第一次变形发生在6月,Transformer变形为一个巨大的电影院,观众可以在其中观看到《巴别塔》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的一系列影片。影展过后,建筑物再次翻转,变形为一个艺术展览空间,内部展览的是瑞典艺术家娜塔莉·杜尔伯格(Nathalie Djurberg)名为“变成我”(Turn into me)的艺术装置。9月,Transformer进行了最后一次变形,Prada的第四项活动随之水落石出——这是一个名为“首尔学生创意作品展”的活动,展出韩国学生设计的作品,主题正是“变化”。

恰如命运之手的一掷1( Prada Transformer艺术馆内举办的普拉达裙装设计展 )

帮助Transformer完成空中翻转的不是“命运之掌的随手一掷”,而是4台起重机。Transformer的“变身”原理十分简单:起重机将其吊起,让其在空中来一个“翻身”。落地时,当中一面变成地面,其余三面随之构成墙面和天花板,一个全新的空间就此搭建起来了。4个不同形状的地板对应了4次不同形式的展览:“裙装展”时,地板呈现六边形;当代艺术展开幕时,地板变为十字架的形状;时尚展对应的是圆形地板;而电影展时,地板则为正方形。帮助这个大家伙完成一次“变身”,大约需要40分钟到1小时。具体时间的多少,与当时具体的天气情况有关。譬如,遇到狂风大作的恶劣天气,完成整个“变形”的时间必然比风和日丽时更多。

人们经常将缪西娅·普拉达称为“时尚界的知识分子”。这并非冲着她在米兰大学拿到的政治学博士头衔,而是因为在过去的许多年间,她让人们看到,“时尚”是一个与“艺术”、“设计”、“电影”、“建筑”平级的词。习惯了用“文明冲突论”来观察世界的人,或许会在这个“从天而降的变形金刚”身上寻找到“现代西方文明撞击古老东方文明”的隐喻。这多半因为Prada Transformer选择的落脚地点紧邻着16世纪的庆熙宫(Gyeonghui Palace)。“这可能会被看成是一种炫耀。实际上,这个项目是从非常良好的动机出发的,最终,它也成了两种异质文化相遇的极好方式。”缪西娅·普拉达说。■ 之手恰如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