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的高清电视进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黄燕)

21∶9的高清电视进化0

2009年整个平板电视行业谈论更多的是低功耗、薄尺寸的LED电视,可其实LED早在两年前就应用于液晶电视背光源,这样乏善可陈的冷饭热炒也反映出了平板产业在方向上的不确定。

提升尺寸和分辨率的惯性思维在2009年终于遭遇了瓶颈。随着夏普旗下全球首条十代线投产,面板切割尺寸已经放大到了65英寸,然而市场上的主力消费依然集中在42英寸和46英寸,就连1920×1080p的全高清分辨率也不再是衡量画质级别的门槛。另一方面,来自上游面板的推力继续放大了液晶电视的价格雪崩,从上半年的持续缺货到下半年的供过于求,面板产业在2009年画出了一条戏剧性的价格曲线。根据Displaysearch的统计,2009年32英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从年初的130美元疯涨到9月的215美元,但从10月开始便一路下滑到200美元左右,42英寸和46英寸面板则分别下跌了14美元和20美元。当价格下探已经威胁到利润空间时,各大厂商不约而同地把互联网当成了救命稻草,在电视业务上持续亏损的索尼计划在2010年推出网络商店出售电影和游戏,三星的十几款电视机都安上了雅虎的Connected TV平台,同样试图在电视圈复制苹果路线的还有TCL的MiTV。能不能让平板电视的进化思路回归到显示方式上?当电视厂商纷纷在应用上开动脑筋时,近年来在显示领域少有新作的飞利浦却拿出了全球首款Cinema 21∶9真影院电视,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重新定义客厅娱乐。

抛弃了司空见惯的16∶9屏幕,飞利浦将这款56英寸液晶电视设计为21∶9,能够以2.33∶1的真实比例再现电影录制时的原始格式,彻底摆脱了屏幕上下黑边的同时,分辨率也达到了超越全高清级别的2560×1080p。缺乏片源是观众对这款电视最大的疑问,为此,飞利浦特别加入了智能像素控制,能够在播放16∶9和4∶3画面时确保图像拉伸后不失真,不会像普通高清电视那样看到被压扁了的图像。飞利浦热衷开发的流光溢彩技术在影院电视上升级到了第三代,屏幕两侧及顶端设置了126个LED彩灯,光环从屏幕背面投射到周围墙壁上,根据画面变换自动调整的色彩和亮度更强化了这款电视的影院效果。超大屏幕无疑对画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飞利浦采用业内最高的200赫兹刷新率减轻液晶屏的动态拖尾顽疾,独有的锐腾核芯引擎能通过估算画面中的运动纠正图像颤抖,伪像和噪点检测消除功能使画面更加清晰锐利,色彩更加自然。影院电视的机身正面下置了两个集成式超重低音扬声器,背后则配上了两个球顶高音扬声器,同时引入了虚拟杜比数字及动态低音增强技术,即使无外接音响也能确保音效水准。

很难想象21∶9会成为新一代平板电视的尺寸标杆,飞利浦也并不想用影院电视抢占投影机的地盘,但它确实为高清电视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至少从成本角度来看,采用21∶9比16∶9在切割大尺寸面板时更经济,因为节省基板面积也就意味着能切出更多面板。配合着自家的蓝光播放机,飞利浦为21∶9电视设置了市面上最多的5组HDMI接口,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飞利浦情愿错过眼下的互联网大潮。影院电视同时也拥有一个网线接口和一个USB接口,不仅具备USB自动访问功能,还能通过内置的浏览器上网冲浪。考虑到高清电视的不少观众同时也是游戏玩家,飞利浦设置了DLNA功能通过网络在兼容设备之间共享多媒体文件,比如直接播放PS3上的视频画面。■ 数码21飞利浦电视高清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