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不折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林培)

南京中央路、中山路和中山南路所谓“三中路”改造已近尾声,舆论毁誉参半,最受诟病的当属铺来换去的马路地砖。

如集庆门大街人行道上铺得好好的大理石地砖,被撬掉换上红色的面包砖。与此同时,中央路时代超市前的人行道,正在撬红色面包砖,换上集庆门大街刚被“淘汰”的大理石地砖。市民直喊“看不懂”,可市政说“这是统筹规划,风格协调,美观”。用大理石铺地,市民直喊“败家”。一是造价高,每平方米八九十元,相当于沥青路造价近2倍,要知道,不少南京市民是拿大理石铺客厅的。二是不防滑,南京雨雪天多,大理石沾水更滑,走路、骑车经过时极易滑倒摔伤,如若防滑,须把簇新的大理石表面拉毛,费时费力。三是不牢固,已有多处大理石路面被车辆碾碎,许多路段是即铺即修。市民责问:为何不用价廉耐踏的柏油路?市政答:“大理石出新的整体效果好,美观。”再就是折腾地砖。地砖无非横铺或竖铺,可施工方独出心裁,用费工费料的人字形铺法,这样,每铺10块就要多费1块砖。而他们的解释是:“横铺或竖铺千篇一律,无动感,不美观。”事实上,这并非市民生活迫切需要的实用美,为“唯美”所砸的钱,预算审批渠道正当吗?市民们问:为什么给弱势群体看病、读书、建房就差钱,而修“外面光”的大马路钱就顺水淌?关键是,造价数千万元的“三中路”改造工程事先没有履行民意程序,市民当然质疑其“形象工程”之嫌,觉得自身“被美观”了。 能否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