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奈斯比特:“纵向民主”是中国稳定的关键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董璐)

约翰•奈斯比特:“纵向民主”是中国稳定的关键0( 约翰•奈斯比特 )

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被贴上“未来学家”,这个他自始至终都不喜欢的标签。他说:“我不是预言家,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没有任何成见,这20多年来我所做的事就是记录下现在,而我分析的是哪些事情会长久地影响社会。”他也抗拒回答诸如“人民币什么时候会和美元等值”、“2025年中国经济是否能超越美国”这样的问题。这位80岁的老人,年轻的时候曾因对美国总统约翰逊坚持打赢越战的决定不满而离开白宫,此后研究未来趋势时又对亚洲及中国抱以与其他学者不同的乐观及客观的态度。在今年9月的中国行中,他执意以80岁高龄赴西藏,他要亲自走遍中国各省市,以获得最客观的认识。“尽管对我来说80岁去西藏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对于我们追求真相来说微不足道。”他说。

三联生活周刊:你对“未来学家”这个称呼是怎么理解的?

约翰•奈斯比特:人们以为我预言的都是未来,其实我只是把现状写下来,20年来我所写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我们不是要跑出来充当预言家,只不过感觉现在发生的,今后也还会继续保持发展的好势头。要说预测,也是从我们所写下的那些现实里面看到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在不断地变化,不管发生什么变化,她都会变得更加令人信服和尊重。我们并不是在创造,只是去接触已经存在的现实而已。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中国大趋势》能客观地描述中国么?

约翰•奈斯比特:那么你怎么客观地描述我呢?怎么确定你能客观地描述呢?我们知道游戏是什么,规则是什么,我们竭尽所能,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是环境、历史、经历的产物。我们也许不能做得像想要的那么好,但是我们理解这些,所以我们尽量做到最好。我们知道我们有西方的观点,我们对自己说,我们要从里到外地讲这个故事。西方人以前都是从外到里来讲这个故事。他们从中国外面来,从外向里看。我们要扭转过来,我们要到中国里面去看看它是怎样的,然后以里面的角度来描述。我们调整了自己来避免主观的影响。

约翰•奈斯比特:“纵向民主”是中国稳定的关键1( 京津城际动车组以“和谐号”命名。和谐发展是中国最主流的民意 )

三联生活周刊:你研究中国的时候,如何判断报刊及网络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呢?

约翰•奈斯比特:我们所用的研究方法仍然是“内容跟踪分析法”,就像30年前我写《大趋势》的时候一样。看起来我们似乎对中国了解浅显,当然,大家都会说如果我们会中文,这一切或许就容易多了,写出的作品也会更令人信服。但是,我们不是只靠工作人员做研究,我们有很多中国朋友,10年前我们结婚前到了中国,在这里广泛游历,而且迄今为止我们来中国已经超过30多次了。我们在中国旅行,和很多年轻人交谈,从各个层面了解中国。于是,我们切身体会到中国人对很多事物都持有不同的想法,众多信息帮助我们在脑海中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中国的图景。或许有人会说这还不够,但是我觉得,我们能够写出“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的秘密在于,我们对所有事物都抱有开放的看法。我们没有创造什么新东西,只是以我们的逻辑和思维观察已经存在的事物,从而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

还有另一件事。在中国生活的人,在许多方面肯定比我们更了解中国。但是有个谚语说:我不知道谁事先认识了水,但肯定不是鱼,因为鱼生活在水里所以没法看到水。意思就是因为你生活在中国,身处其中,所以反而看得不够清晰或者透彻。像我们这样置身中国之外,反而能看到中国人看不见的东西,以及看到了大家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的东西。我们将这些信息放到全球范围内,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来综合考量,就得出了大家看似并无新奇的“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

三联生活周刊:你所总结出来的“新社会的八大支柱”是否可以总结为“中国模式”?你预言这种中国模式会以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改变世界,它的力量核心在哪里?

约翰•奈斯比特:“中国模式”不是我们创造,也不是我们事先设定的模式。因为不管你现在问我什么问题,比如“中国模式”究竟要表达什么思想和内容,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最开始问自己的。我们曾经画过一个图,一开始是西方的体系。西方的体系是水平结构,每隔几年人民就选举新领导人,而中国的体系则是一个垂直纵向的结构,有一个领导人,强大的下层。那么上层和下层怎么沟通呢,我们通过地方报纸观察到的是: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框架下的互动。在这个稳定的框架结构下,中国人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过他们想要的生活。这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互动给了我们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这个“纵向民主”,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

从农业迈出第一步起,中国自下而上的力量一直在持续壮大,而且还将继续壮大。这样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相互作用的体系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体系:政府信任人民,人民也信任政府。这一模式适合中国历史、中国人的思维以及对于和谐稳定社会的追求。而且,随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开放,反对的人也会越来越少。西方民主制度不是一代人建设完成的,而是经过几百年才逐渐成熟的。中国仅仅花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它还将继续前进,不断增强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力量之间的平衡。我们相信,如果西方国家认同中国逐渐演变的纵向民主和经济发展,而不总是着眼于中国改革成熟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那么整个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都将大大受益。

三联生活周刊:在大部分西方人眼中,中国的政治模式并不先进,你为什么对中国政治模式有那么强的信心?

约翰•奈斯比特:看看中国这60年来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年的路程。中国没有西方式的自由选举,但是中国也有自己的民主形式,也有选举。我们理解的西方民主选举有很多弊端,他们通常在很多真正需要持续坚持的问题上经过新一届政府之后就会中断或者完全被推翻。很多西方人说我们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能完完全全地支持哪个政党。我们不是反对西方的民主,这只是西方已经建立的方式,或许对于西方来说是最适合的。但是它一定适合现在的中国吗?中国人所理解的民主和西方人心中的是一回事吗?我认为,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找到了自己能够掌控并且能够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民主形式。如果能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好,中国能在未来不久就成为对西方的挑战,因为中国设立了不同的方式让人民参与管理国家。这就是民主的意义,人民管理国家。没人说过人民管理国家只有每5年进行一次选举这一条路。

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在西方渐渐显露出来,中国的模式如此成功,让整个选举制度遇到了危机。政府失职,内阁瘫痪,在欧洲和美国什么事都干不了,因为党派之间打得厉害。看看奥巴马,我们眼里奥巴马和以前的总统们相比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你看看他们在干什么,那些党派在干什么,他们只是想把他打倒让他完蛋。这样的体系很失职,也许以后能有所改善,不过现在来说,我们的选举体系是失职的,西方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瘫痪的,他们不前进,也做不成事,不能解决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有一些学者认为,你对中国今天的现状描述和未来发展趋势过于美化和乐观了?

约翰•奈斯比特:我们不想美化中国,中国有很多事情要改进,人民要大声呐喊,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问题明显,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过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和安全生产,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在中国中央政府难道不是天天谈论和寻求解决方案的事情吗?只是中国太大了,没办法立竿见影地解决所有问题。中国的问题,在西方世界里每天都被提及,在世界人民眼中都习以为常了。我再去重复他们的观点对中国来说有意义吗?对世界来说有意义吗?对我们自己来说有意义吗?

没有一个国家的发展没有不令人堪忧的部分。我们不是看不到那些存在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可能在一本描述未来趋势的书里把所认识到的问题一一展开论述。我们抓住的是那些主流的趋势性细节,按照我们的逻辑串联起来,就成了你所说的过于乐观了。我们书的开始写到了,中国像企业一样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体制。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份反华的德文杂志说,如果胡主席是公司的CEO,那么会有无数的公司排队来请他,这也能说明为什么我们的描绘是乐观的。因为,我们对比过世界上很多曾经像中国一样落后的国家,他们的崛起都是因为经济和国家的成就引领,随后一系列的社会进程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动。政府不是盲目的,年轻一代有不同的需求,想要更多的自由,更多表达的自由。而另一方面,政府也越来越自信、透明,对批评的抵触越来越少。这是很多层次成熟的过程。中国开放时间不长,30年是很短的时间,美国的社会已经完善了200多年。还是那句话,你们应该为你们的祖国感到骄傲。

三联生活周刊:一个国家的崛起一定是以经济崛起为基础?

约翰•奈斯比特:是的,在日本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都说日本要接管世界了。在美国,包括洛克菲勒都在说,日本要超过我们了。但如果我们真的好好看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这不是真的,日本的经济没有进行改革,就停在原地了。所以在大家都那么以为的时候,1993年,我在我的《亚洲大趋势》里说,日本在经历一个长期的下坡,不管是在亚洲地区还是在全球,它的重要性都在下降。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在你看来,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未来10年中国会是怎样?

约翰•奈斯比特:我认为,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就是最大的障碍。因为只要经济持续增长,需求不断扩大,人民要求的福利就会不断增加,人民就会满意。如果经济很糟或者是不断衰退,人民生活就会变差,就会感到不满意,从而会引起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这在中国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中国经济已经增长了30年,会继续增长下去。

未来10年,中国整个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中国现在很稳定,中国领导人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和谐,保持国家健康运行。由于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中国人民的收入都在增加,只要经济保持增长,中国就可以获得长久的稳定。从所有指标看,经济增长会持续,我们认为,中国的发展现在刚刚到达完全实现潜力的1/3。随着经济继续增长,除非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未来10年应该是稳定的。明年中国将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然后向美国靠近。但是接近美国的路很漫长,因为中国的GDP是4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实体时GDP将要达到4.5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4万亿美元,其经济规模要远大于中国。对于中国来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就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民主制度比特经济约翰关键纵向奈斯稳定民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