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莫让大学城变“孤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昊)
2005年批复兴建的沙河高教园区上周末正式“开城”,成为继廊坊大学城、良乡大学城之后,第三座拥有“京”字头高校的大学城。沙河、良乡大学城远离北京城区二三十公里,廊坊大学城更是到了河北,交通不便可想而见,大学城周围也显荒凉,沙河大学城处处是工地,良乡大学城高校门前4公里多的主干道上,商铺只有十几家。“学生们的娱乐也就是上网吧和约会两种。”一位在良乡大学城读书3年的学生告诉我,“这里很难找到在北京上大学的感觉。”“北京城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好大学,那么多孩子期望到北京上大学,看重的不只是学校的名气,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更吸引他们。”北理工的一位老师说,“但大学城好像游离在北京之外。”大学城里,图书馆并非各校都有,一些拥有图书馆的学校藏书也比校本部少了很多。周边的书店和报刊亭更几乎为零,别说学术书籍,看看娱乐八卦都很难,更别说听个音乐会,看场话剧或是新上映的电影了,要想看就只能辗转进城。“中财大”校本部每周都有多场学术讲座,同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本部学生可随时聆听,沙河校区的学生就无法享受。再说教师,眼下的大学城,只见大楼难见教师,教师都是披星戴月城内城外两边跑。为赶早晨第一节课,北理工发往良乡大学城的首班车不到6时就出发,要是赶上晚上的课,回到城区就夜里了。老师来上课都是来去匆匆,很难找老师答疑或辅导。
值得欣慰的是,有些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城“孤岛化”的倾向,有的派各专业的尖子生到大学城指导新生学习和生活,有的将学术讲座有意识地向新校区输送,有的计划在大学城开发家属区,让教师来此居住……不过,还不能忽视大学城的“趋大化”倾向,很多地方甚至把大学城作为房地产开发的工具,借助大学之名抬升房价。 孤岛大学城莫让大学
上一篇:
未来都市新公寓的10条标准
下一篇:
“古城维护费”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