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推迟的“梦想”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 埃弗雷特工厂的客户体验中心 )
进入“梦想工厂”
华盛顿州波音埃弗雷特工厂,是制造747、767、777和787飞机的家园,它位于西雅图以北48公里,斯诺霍米希县佩恩机场就近在咫尺。
1968年建成的埃弗雷特如今被称为“梦想工厂”,单是它的庞大就足以让人感到震撼,这里的波音飞机总装厂房据说是世界上体积最庞大的单体建筑。工厂占地39.9公顷,约合400万平方米,南北长492米,东西长1067米,按照空间计算,这个工厂可以容纳911个NBA篮球场,107米宽、25米高的机库的大门面积也有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大。
埃弗雷特工厂约有2.5万名员工,工厂最大的贮水池容积达2000万加仑,足以让远洋航行的船只在池中漂浮。加油区可容纳5架飞机,起飞准备区则可容纳26架喷气飞机。
每天,埃弗雷特工厂都要接收来自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和组件。1000多名供应商,通过卡车、铁路、空运和海运,从全球及美国50个州将部件运送到埃弗雷特。陪同参观的波音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最大的零部件是在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港口接收,之后被装载到能爬升5.6%的斜坡的有轨车上,每天向埃弗雷特工厂运送零部件的有轨车多达15辆。尽管有轨车可径直驶入厂区卸货,但波音仍在1992年新建了一座面积足够大的轨道终点楼,用于卸载通过火车运抵的零部件集装箱。在邻接的铁路站场内,有大约3公里长的铁轨。
波音747的零部件多达600万个,767和777飞机的零部件亦超过300万个,因此,用于订购、跟踪并在适当的时间将零部件交付到装配点,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100多辆叉车与18台34吨级起重机,负责在工厂内运载747和767零部件,在777生产线上,也专门配备了8台40吨位的起重机。
“这里是747、767、777和787飞机生产线的家园。飞机的生产速度随市场销售情况而变,每月的最高产量为7架747和777飞机以及5架767飞机。”波音工作人员的介绍如数家珍,在当前的进度表,看到即将进入装配流程的第一批零部件,“这就是翼梁——沿机翼长度方向的内梁”。翼梁和蒙皮,是在波音的另一个工厂生产的。“在弗雷德里克森工厂生产,之后用独特的货运拖车运送。拖车太长了,以至于后轮必须由坐在拖车后部下方驾驶室中的一名司机控制。翼梁在此后约4个半月被装配到成品飞机中。”
除厂房、仓库以及9幢办公楼之外,埃弗雷特工厂还有一幢面积为5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物,为所有的波音喷气飞机提供内饰面板和储物箱。3个喷漆机库都可利用航空公司用户特有的涂装对成品飞机进行喷涂。
787正在进行时
进入波音飞机总装厂房,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潜艇基地,正在组装的飞机就像潜水艇在港湾停泊着,随着生产线的移动,机身距离成品喷气飞机下线的机库门越来越近。
顶部略微隆起的当然是747飞机,这架飞机上已经喷涂上了“第一架准备交付的747-8货机”字样。787的生产线与747-8货机生产线都在位于西雅图埃弗雷特的工厂制造,身形庞大的747-8货机当然占据着更大的作业空间,但这里的明星却是787梦想飞机,这款机身使用了复合材料的飞机是目前全球技术最领先的飞行器。
詹姆斯·哈斯(James Haas)是787梦想飞机项目的商用飞机市场总监,他介绍说,787梦想飞机是一款中型双发宽体中远程运输机,也是波音公司自1995年以来研制的第一款全新型民用客机。它采用了4项关键技术:新型发动机技术、轻型复合材料技术、更高效的集成系统技术和先进的启动技术。项目最开始启动的时候,波音公司预期的启动订单大概在150架左右。
“梦想”是全球分工合作的结果,787梦想飞机首先被分解成不同模块,由全球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分头制造,最后在埃弗雷特完成总装。此前有报道称,787外包给全球供应商的零部件数量占到全部的70%左右。本刊记者在示意图上看到,787机头由美国Spirit公司制造,前段机身和两翼由日本制造,水平尾翼由意大利生产,起落架由英国生产,瑞典制造了运货舱门,等等。
由于是波音公司自1995年777问世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新机型,787梦想飞机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它具备使用合成材料、节省20%燃料、最多可搭载300名乘客、主要执飞远程航线等多个优点,在高油价时代,这些无疑是绝好的卖点。在波音采访的时候,本刊记者试图询问詹姆斯·哈斯,波音公司的787梦想飞机何时首飞?第一架飞机何时交付?面对这些问题,詹姆斯·哈斯似乎早有准备,他的回答简短到不能再短:“很快。”
詹姆斯·哈斯说,商用飞机是一款非常复杂的机器,试验是为了保证一切环节毫无差错。787梦想飞机是一款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的全新机型,要经过多次安全测试,而研发计划拖延的部分原因是飞机机身侧面的一个部分需要加强,“外包的一些环节无法满足波音的设计要求,波音公司正在跟意大利的一个部件制造商进行攻关”。
在787总装线的现场,我们看到了涂有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标志的787飞机,按照合同,全日空航空公司将是787“梦想”的第一个用户。在埃弗雷特工厂附近的交付中心,几架正在进行测试的飞机停放在跑道上,其中就有全日空的飞机。詹姆斯·哈斯告诉本刊记者:“进入全速生产阶段后,生产一架787飞机只需3天,工期比以往的波音客机总装缩短了3/4。目前有6架787飞机正在进行试飞,另外有2架飞机正在进行地面疲劳等方面的测试,滑行测试和低速、低空飞行测试已经在进行中,整个飞机运行的系统测试也在加紧进行。”
“如果哪家航空公司现在要订购787梦想飞机,最快可能要到2017年才能交付。”尽管出现诸多问题,波音787梦想客机依然是波音公司销售史上最成功的案例——项目自2004年启动,截止到2009年8月26日,已经得到56家客户850架确认订单,订单总价值超过1400亿美元。
对于波音梦想飞机而言,此时它的处境可以用“快乐并痛着”来形容。波音787的研发过程已经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850多架确认订单,既带来了市场认同,也让787面临着进度和产能的双重压力。詹姆斯·哈斯透露,波音公司正在考虑修建第二条总装线,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波音物流中心是一个可能的地点,“能够在2013年底前,产能达到每月10架波音787客机”。
备件库、体验中心见闻
波音民用飞机总部零部件仓储中心也对记者们开了绿灯。中心负责人介绍说,这个零备件分销中心是波音公司全球储存零部件最多和最齐全的一个,为了支持全球机队,波音运营着全球航空业最全面的零备件销售和分销网络,库存超过50万个零部件。在仓储中心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储备飞机机翼等大部件的仓库。
波音公司每年要处理大约180万次零备件送货请求,每天从位于西雅图的分销中心派送零备件大约4000次。按照需求紧迫程度的不同,这里的备件被分为几种颜色,最紧迫的部件要在24小时运送到客户手中。
在仓储中心,还有一些前来“就诊”的飞机破损部件,陪同参观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些受损部件也在这里维修保养,“痊愈”后再运送给航空公司。记者看到一个正在维修的飞机机翼,侧翼板面有一处较大的损伤,机翼表面多是一些凹凸不平的小坑,技术工人在机翼表面用蓝色的笔将受损的具体位置一一标注出来。“他们所做的工作就好比外科医生手术前的准备,这些受损部位很可能是飞机起降时受到冰雹或其他外力撞击后留下的。”
除了位于西雅图的波音零备件分销中心,波音公司还在洛杉矶、亚特兰大、新加坡、北京、伦敦、迪拜和阿姆斯特丹等地设立了零部件中心,通过这些遍布全球的零部件中心,客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部件,同时波音公司也通过这些中心跟踪机队的状况。
由于购买飞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很多部件都可以是自选项目,特别是内饰部分,因为文化、历史甚至是气候的不同,各个航空公司的需求也都不尽相同,为此波音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客户体验中心。体验中心为航空公司设立了两个专属区域,分别设计为亚洲和欧美两种不同风格。进入内饰区域,给人感觉好似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建材超市。座椅显然是航空公司非常重视的内饰件之一,在宽敞的空间里,排放着各种型号、颜色各异和多种功能的座椅,中心负责人帕蒂·罗兹(Patty Rhodes)解释说,经济舱选购的座椅主要看的是颜色和形状,功能比较多的座椅一般是供商务舱选购的,有些座椅还有按摩、加热等功能。
在另一个区域,厨房和卫生间设施样品一应俱全。还有一处引起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飞行员和空乘人员休息区的“样板间”,747客机上,因为上舱空间比较宽敞,飞行员休息间不但可以放置一张平躺的床,甚至还可以再放置一把椅子,也就是说飞行员在上床休息之前,还能够坐在椅子上阅读。跟飞行员的条件比,空姐的休息室就小了许多,是三人一组的通铺,但依然可以平躺。 哈斯梦想波音波音787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