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林顿访问朝鲜
作者:蒲实(文 / 蒲实)
( 8 月4 日,克林顿和金正日在朝鲜平壤会晤 )
8月4日,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访问朝鲜,受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接见。在朝鲜下令特赦今年3月以非法入境为由扣留的两名美国女记者后,5日,克林顿一行乘专机离开。
“这一次访问是美朝之间通过纽约渠道数月来沟通的结果,也是平壤认为释放记者可能获得最大利益的结果。”美国外交关系学会高级研究员斯奈德(Scott A.Snyder)告诉本刊记者。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樊吉社研究员告诉本刊,“朝鲜驻联合国使团在纽约与美国国务院的朝鲜事务科保持着一定的沟通。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琼斯将军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资深主任贝德则在克林顿访朝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被扣押的两个女记者通过电话与家人沟通,向美国国内传达了朝鲜政府希望克林顿到朝鲜谈特赦她们的事情。克林顿访问朝鲜前美国得到了朝鲜的保证,即只要克林顿到朝鲜,一定能够将人领回来。”
克林顿此行特别强调是出于人道主义目的的私人访问。“美国官方不希望将记者问题与朝核问题挂钩,刻意淡化官方内涵。”樊吉社说,“朝鲜外长明确表明朝鲜绝不会重返六方会谈,而奥巴马政府一直强调六方会谈。因此,美国政府低调处理此次访问,私人身份可以使双方回避官方提出的对话前提来进行对话,传达外交信息。”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罗伯特·伍德也称,克林顿“没有传递任何来自美国的信息”。美国更关注朝鲜方面传达出的信息。“克林顿的身份是传达者,而不是谈判者。这次访问的结果取决于金正日对克林顿说了什么,奥巴马政府会有时间来分析这次私人访问的结果,并做出反应。”斯奈德说。
“与奥巴马政府刻意低调处理克林顿平壤之行相比,一直希望与美国直接对话的朝鲜这次则显得高调,在此问题上做足了文章。”樊吉社说。朝鲜中央电视台报道说,克林顿转达了美国总统奥巴马致金正日的口信,金正日出席了欢迎克林顿的晚宴,双方进行了“认真的谈话”,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白宫则很快否认克林顿带了总统奥巴马的口信。之前的7月24日,朝鲜驻联合国大使申善昊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他说,“我们不反对对话”,“不反对就任何共同关切的问题谈判”。朝鲜外务省发言人7月27日则重申,朝鲜将不参加六方会谈,提出还有其他对话方式可以解决当前的事态,暗示了与美国直接对话的可能性。
克林顿是继吉米·卡特后第二位访问朝鲜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卡特都以民主党前总统的民间身份,在民主党执政期间访问朝鲜。”樊吉社说。曾是职业外交官的朝鲜问题专家克里克摩(Marion V.Creekmore)曾陪同了卡特前总统的平壤之行,他告诉本刊:“这两次访问的切近目的不一样。”1994年克林顿政府已考虑增兵朝鲜半岛,两国位于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当时卡特试图确保朝美双方正确理解彼此的立场,破解两国外交僵局。他认为能够谈出两国都能接受的方案来解决核问题,两国需要高层直接对话。但美国高层官员都不愿意直接去平壤与金日成对话,克林顿政府当时对卡特之行持保留意见。”但正是卡特之行后,克林顿政府与朝鲜政府达成了美朝关于核问题的“框架协议”,“朝鲜也通过那次访问,向朝鲜人民解释了政府政策的转向,即与美国和其他国家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结束了朝鲜以钚为基础的核项目。直到2002年共和党总统布什执政后,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美朝关系才恶化,朝鲜退出框架协议。
而这一次,“克林顿前总统的直接目的是带回两名美国记者”。但是,克林顿与金正日进行了3个多小时尚未披露内容的“神秘”会晤。“我能肯定的是,克林顿作为一位熟练的外交官,知道如何与朝鲜领导人讨论除了特赦女记者之外的重要问题。”克里克摩说。
与1994年更为重要和不同的是,“那时朝鲜还只是被怀疑要发展核武器”。樊吉社说。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教授向本刊分析:“尽管美国仍声称要求朝鲜弃核,但它的底牌是核不扩散,美国外交在实际行动上很务实。克林顿此次突访开启的美朝双方沟通和因此蕴藏的美朝对话空间,可能深不可测。”■ 朝鲜金正日访问克林顿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