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肺美人”的罗马世锦赛

作者:李翊

(文 / 李翊)

“小肺美人”的罗马世锦赛0( 7月30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第13届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50米仰泳决赛中,中国选手赵菁(中)以27秒06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队友高畅(左)夺得铜牌 )

“小肺”的困惑

在罗马拿到向往已久的世锦赛金牌的时候,赵菁忍不住哭了出来。

“今天我的发挥很不错,也出乎我自己的意料。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一直想要证明我自己,现在我终于做到了!”这是赛后接受采访时赵菁的原话。

远在湖北武汉的父亲赵明勇则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赵明勇是河南人,从部队转业后就地安置进入武汉军区下属单位工作。有了孩子后,曾经练过田径的赵明勇就在琢磨,“我身高接近1.8米,我妻子也有1.7米高,赵菁将来的个头肯定不低。我想让她练个体育项目,也算学一门生存本领”。接受采访时,赵明勇告诉本刊记者。

7岁的赵菁迎来了上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那天她拿着一沓宣传单回来给我看,有美术、舞蹈、英语和游泳好多种类,我知道她想报英语班,但我说,你就参加游泳班吧。她问为什么?我说咱家出门就是湖,雨下大了湖水就淹到路面上来,你学会了游泳才不会有危险。”

赵明勇没想到,女儿学什么都很用功。决定了学游泳后,即使碰到暴雨她也从不间断。体院教游泳的张庆国手把手教会了赵菁游泳,又动员赵明勇让孩子继续跟他练。

赵明勇告诉本刊记者:“赵菁很苦啊,书包本来就重,她还得塞进浮板、拉力绳、矿泉水和面包,每天晚上训练后回家都快22点了才吃晚餐。但她不觉得苦,就这样一直游到现在。我都没想到她能坚持下来。”

练了一年,洪山区体校因为装修,将训练场地暂时转移到体院,赵明勇注意到了这支更专业的游泳队。他找体校教练咨询了一下,教练看赵菁游了会儿,觉得不错,收下了赵菁。

赵明勇的想法很传统,在现实情况下,要想有一个固定饭碗做人上人,就必须付出。他希望女儿能自强、自立。赵菁的天赋不是很好,“游泳队测肺活量,她比别人少。肺活量小说明她肺含氧量比别人少,耐力差。”这是赵明勇淳朴的解释,根据业内权威人士的说法,“普通人的肺活量是3500毫升至3700毫升,而赵菁只有3000毫升”。先天条件比别人差,要超过别人,就得付出双倍的努力。赵菁很听话,听话到让父亲心疼。“训练从不偷懒,做引体向上,一组50个,别人三下两下就完了,她该拉接着拉。两天练一次力量,手上的血泡就没长好过。”

即使如此,赵明勇说他还是打过女儿一次:“体校吃得不是太好,我给她订了牛奶,想给她增加营养。有一次我出差了,两三天没去体校看她。结果等我去的时候,牛奶放了一桌子都没喝。问她,说没时间。我一气之下,把她装各种训练用具的桶给踢破了。她哭了一下,没吭声了。”赵明勇嘱咐妻子天天去汉口照顾女儿,保证她一天至少喝4瓶牛奶。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黄石举行的全国少儿比赛中,赵菁拿了名次,被专业队看中。赵明勇不放心,在女儿进专业队一年后,还为她保留着学籍,“她学习很好,如果游泳不能在全国崭露头角,我们打算让她马上回去读初中,这样在湖北上个大学不成问题”。

这种担心似乎多余。赵菁14岁那年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200米仰泳拿了第八,正式进入国家队,并在仰泳项目上一枝独秀。在2006年5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中,获得女子仰泳50米、100米、200米和200米混合泳4枚金牌。2008年4月4日的全国冠军赛暨北京奥运会选拔赛上,赵菁在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中,以59秒81的成绩,打破了中国名将贺慈红保持了14年之久的女子100米仰泳1分00秒16的亚洲纪录,排名2008年世界榜第六,而200米仰泳成绩排名世界榜第三。

泳衣与比赛的公平

“她刚开始学的是自由泳,在杭州拿过少儿组第二名,在省体校重点班又选了蛙泳,进专业队后,因为教练石晓铭练的是仰泳,又学仰泳,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前国家队总教练张亚东一直嘱咐石晓铭,说赵菁100米自由泳没怎么练也能游55秒多,可以往混合泳接力上发展。”

前国家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曾经带过赵菁,他对本刊记者如此评价赵菁:“开朗,活泼,直爽,个性强,训练上经常有自己的主见。在目前的队员里,她的爆发力是最好的。缺点是对比赛节奏把握不是很好,有时候教练意图执行不到位。”对于这次世锦赛破世界纪录,张亚东认为很正常,“以前成绩波动大,现在成熟了很多”。

这种成熟是有代价的。北京奥运会前,赵菁的状态非常好,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在北京奥运会100米仰泳预赛中,她潜泳超过15米,被判犯规无成绩。之后在200米仰泳半决赛前一天,她休息不好,没能游出好成绩,最终无缘决赛。

赵明勇这样向本刊记者解释这个犯规:“进奥运村前两天发的游泳衣,大家都当成宝贝,说是不能穿着训练超过5次,所以赵菁只穿着练了一两次。以前赵菁比赛时潜泳阶段打腿14次到15次都出不了15米线,参加奥运会预赛时,她还有意识地减少了打腿次数,结果只打了12次腿就出了15米线。”赵明勇的理解,原来穿的泳衣松,在水里阻力大,新换的泳衣紧,阻力减小。赵明勇说:“她进国家队的时候,只是个亚洲冠军,在国家队世界冠军比比皆是,她急于出成绩证明自己。没想到出了这个意外,她对我们说,死的心都有。我跟她说,和生命比起来,金牌不值一提。”

这时候,赵菁的教练石晓铭给了她最大鼓励,“我的教练石晓铭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形影不离,她始终在安慰我,也相信我能够做得更好,我很感激她!”这是赵菁经常跟父亲说的。

罗马世锦赛拿了50米仰泳金牌后,赵菁兴奋不已,在混合区到处找泳帽,完全忘了泳帽就戴在自己头上。“现在的心态跟奥运会时相比成熟了,能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了。来之前我受到了各界的质疑,大家都说赵菁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很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赛后,赵菁说。

本次世锦赛上,高科技的快速泳衣再次成为话题。在50米仰泳项目和赵菁并肩作战并获得铜牌的中国选手高畅坦言,新泳衣对自己的帮助比较明显,“穿上这个泳衣,感觉比之前的鲨鱼皮绷得还紧”。据高畅介绍,Jaked泳衣比Speedo的“鲨鱼皮”更难穿,“要4个人同时帮我穿,整个过程需要差不多半小时”。

在这次世锦赛上,法国《队报》记者拉雷曼曾以《泳衣太棒了》为题,质疑张琳靠新型高科技泳衣赢得比赛。对此,张亚东有自己的看法:“大家都穿着高科技泳衣,所以比赛是公平的。同样是在800米自由泳比赛中,银牌得主梅洛里就穿的是本届世锦赛中公认效果最好的Arena X-Glide泳衣,但他最终还是比张琳慢了3秒多。张琳赢在实力和出众的临场发挥,泳衣只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影响环节。我承认,高科技泳衣确实有作用,尤其是在打破世界纪录上。但是,能否夺冠还是要靠整体实力。到明年1月1日之前,创造的所有世界纪录都算数,在罗马的这些运动员都穿着高科技泳衣打破世界纪录,都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世界游泳史册。再说,就我所知,已经有不少运动队在这次去罗马观摩的时候订购了这种高科技泳衣,我个人觉得应该用,甚至可以研究一下,在穿这种泳衣时候的体位,然后在脱了之后如何保持原有体位,作为辅助的训练手段用。国际泳联针对高科技泳衣的各种规章已经一改再改了,谁又能保证不会过半年又承认这种泳衣了呢?”

在赵明勇看来,泳衣只是小问题。一直在关注游泳项目发展的赵明勇更羡慕的是张琳背后的团队。“首先是陈映红,张琳的主管教练,训练张琳已经有10年之久。其次是澳大利亚教练丹尼斯,他是前世界中长距离自由泳之王哈克特的恩师。丹尼斯是世界上中长距离自由泳最好的教练,训练手段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虽然他每周的训练量并不大,只有6万多米,但是每周3次的比赛能力训练非常重要,肌肉和肌体抗疲劳能力恢复得快,这是张琳大幅度提高成绩的关键。正是按照当年培养哈克特的训练计划,张琳找到了通往成功的信心和方法。”

赵明勇练过田径,自从女儿成为游泳专业运动员后,他无论是睡觉,还是去东湖游泳的时候都要琢磨,游泳需要哪些肌肉发力。他曾经指点女儿,爆发力不够,要练脚腕的力量。赵明勇觉得,女儿差一个好的体能教练。

张亚东并不认同赵明勇的这一想法。“湖北省也给赵菁配备了科研医疗保障团队,张琳团队中的很多科研专家、教练员也同时为其他队员服务。我离开游泳队前,湖北省体育局曾经提出想让她出国训练,我没同意。我说,你现在已经到了破世界纪录的水平,出去训练也得找个这种水平的教练,否则去了也没用。你现在的教练已经很成熟了,还需要找其他教练吗?” ■ 仰泳美人游泳教练游泳罗马世锦赛小肺张亚东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