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人银行的门槛
作者:邢海洋(文 / 邢海洋)
( 瑞士苏黎士金融中心 )
7月6日,总部位于伦敦的财富管理咨询机构Scorpio Partnership发表了年度研究报告,美国银行已经取代瑞士银行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集团,与此同时,该行业2008年管理的资产规模也缩水2.9万亿美元。据报告称,美国银行在去年9月份收购了竞争对手美林后获得了相当规模的资产,令其超越了瑞士银行。一年前,瑞银还管理着1.3万亿美元的财务,紧随其后的是花旗和美林,分别掌管着1.1万亿美元的资产。
在金融产业日益膨胀的今天,私人银行提供的服务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外汇、期货,甚至家庭管理、规划、教育、税务、投资、房地产、收藏、遗产安排、法律顾问等各项专业领域。因为富人的需求多种多样,私人银行的业务甚至延伸到帮客户提供艺术顾问服务,为富有客户的子女举办金融夏令营,让他们学习税务、投资、管理财富知识;花旗集团甚至还为养马的客户提供所谓“骑士管理”服务。
私人银行的服务项目可谓事无巨细,但就私人银行的实质,核心仍是资产管理,既要有固定收益产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贷款等,还要有丰富的投资基金、股票和金融衍生产品;银行既要综合考虑客户在税务、保险、房地产、艺术品投资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又要分析客户的财产结构,提供长期财产组合方案。在美国,虽然银行对于满足富裕客户个性化的“生活需求”到了极致,但还是以管大事为主。有统计显示,美国会计、报税方面的内容占到了私人银行业务的30%,投资管理占18%到20%,财务、税务和不动产规划占12%到15%,只有约7%的时间用于满足富裕客户个性化的“生活需求”。
2008年全球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以上的家庭近800万户,金融危机后,数量已经有所减少。危机前,百万美元家庭数量接近千万,这是私人银行服务的主要客户群。私人银行的开户门槛,各大国际金融机构各不相同。在瑞银,客户至少要有100万美元的银行可接受资产方能开户。而摩根士丹利的开户最低限额为500万美元。通常,多数账户金额一般在2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之间,这也正是私人银行的目标人群,因为钱太多,富翁就有了议价能力,比如拥有几亿或更多资金,就可要求机构对机构的待遇了。
对于拥有亿万美元的超级富豪,私人银行提供全职的专业律师、会计和投资顾问,享受所谓“家庭办公室”的完全私人化的金融服务,这种服务门槛很高,要求家庭资产在1亿美元以上,年费标准为总资产的0.5%,另外还要交资金管理费,堪称超级富豪的全职“账房先生”。而家庭资产在1亿美元以下的富裕人群则可以“凑份子”组建“联合家庭办公室”,共享资源,分担费用。
亚洲富人是增长最快的富人群,也就成为各大机构竞相角逐的地域,而亚洲新富阶层管理财富的习惯仍有着“富一代”的特征,倾向自己打理,为私人银行留下了开发空间。据巴克莱银行数据显示,目前亚洲大约有2/3的资产并非通过私人银行管理。实际上,私人银行管理的个人资产仅是亚洲个人财富总额的7%。
尽管我国到底有多少金融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从而达到国外私人银行通常门槛标准的富人,目前不可能有精确数据,但需要私人银行服务的富人数量,远远超过统计数字。2005年9月,作为中国第一家私人银行,美国国际集团(AIG)旗下的瑞士私人银行附属公司瑞士友邦银行获准在上海开设代表处。随后,国外私人银行接踵而至,国内大银行也相继设立私人银行部门。
目前,据说已经有80多个私人银行机构在亚洲市场展开激烈竞争,他们在亚洲地区所设的分公司大多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有数字显示,亚洲本土客户经理所管理的资产约在2500亿至3000亿美元之间。在亚洲之外的地方,如瑞士、纽约和伦敦,客户经理们管理的亚洲客户资产额则达到3000亿美元。
私人银行和目前国内银行的高端理财产品和服务有着质的区别。“门槛”上,私人银行的客户定位是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远高于目前商业银行的贵宾理财业务的门槛。业务范围上,受限于国内金融产品数量、品种局限,国内高端客户能接触到的也不过是市场上能见到的理财品种。不过,这种状况似乎正在改变。美国次贷危机后,房价持续走低,中国富人表现出了强烈的抄底美国房地产的情绪,招商银行上海私人银行部门即开办了投资美国房地产的专业讲座。但显然,我们能提供的服务仍相当有限。金融危机,海外衍生品市场险象环生,国内富豪频频失手于海外的私人理财业务,致使海外的针对国内富豪的私人银行业务也饱受诟病。这一时刻,数量相当的金融创新被搁置,诸如交通银行的“满金宝”外汇项目,金融交易所的指数期货等等,富人们不得不转身回到本已拥挤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
寻根溯源,私人银行业务最先开展在瑞士,从为法国、德国的富豪服务开始,为客户提供存款及避税为主的多元化资产服务,那时候私人银行的主要收益来自向客户收取手续费。这个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成为瑞士银行家最早的雇主。这位法国国王雇银行家内克(Jacques Necker)打理自己的财政,最后,还让他担任了法国财政大臣。此后,法国人一直有雇用瑞士银行家的传统,拿破仑也曾是瑞士银行家的服务对象。
保密制度则是瑞士银行业长盛不衰的利器。日内瓦的银行家大部分都是新教徒,16世纪,随着基督教加尔文教派的兴起,大量受迫害的新教徒从法国和意大利逃到日内瓦,这些新教徒也带来了大量金钱,交给日内瓦银行家打理。为了避免泄露这批新教徒的财政状况,银行家们逐步建立起保密制度。1713年,日内瓦会议制定了银行法,规定了银行人员有责任记录客户信息,但是禁止将客户的信息透露给其他人。瑞士当局于1934年颁布的联邦银行法,其著名的47条明确规定,银行职员泄漏客户和银行信息将面临6个月到5年的监禁。不过,保密法给瑞士带来了滚滚财富,也颇带来非议,欧盟曾多次要求瑞士废除银行保密制度,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以防止欧盟国家居民逃税。
瑞士私人银行业的代表是瑞银,去年还是世界最大的私人银行,管理着1.3万亿美元的客户资产。2000年收购华尔街老牌投资公司潘恩·韦伯后更是取得了飞速发展。除了这样国际化的金融巨擘,瑞士还拥有大大小小无数的私人银行,其中颇有子承父业的家族企业。
瑞士的银行吸引客户,除了百年老店的信誉,保密的传统,更因为与其他一些国际大银行如花旗集团不同,瑞士的传统私人银行承担了无限责任,瑞士私人银行倒闭了,无法如数归还你的资金,你甚至可以都拿走这些私人银行拥有者的家族资产。相反,如果花旗集团倒闭了,其客户只能依据花旗银行的账面资产获得部分或全部赔偿。瑞士最大的私人银行百达,它的9位合伙人对客户承担的是无限责任,也就是说,若银行不幸倒闭,你可以任意到9位合伙人家里搬东西填债。百达管理着高达2260亿瑞士法郎的资产,这样的规模的企业倒闭机会微乎其微。■ 银行金融瑞士银行业门槛私人银行资产私人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