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的“影子核弹”
作者:宋晓军(文 / 宋晓军)
( 2002年以色列莫迪纳核反应堆 )
9月24~25日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是刚刚结束的8国集团峰会为解决伊朗核问题定下的“最后期限”。而就在8国峰会宣布这个“最后期限”的同时,美国广播公司的两位记者对白宫刚刚放出的一个口风提出了疑问。这个口风称:奥巴马将在2010年3月邀请25~30个国家首脑前往华盛顿,讨论并制定一个共同的防扩散议程。而两位美国记者的疑问是:这25~30个国家中包括以色列吗?毕竟以色列的核武器计划是美国外交上的一个禁忌。这两位记者为什么会认为以色列的核武器计划是美国的外交禁忌呢?
1957年10月,以色列与法国签署协议,由法国帮助在迪莫纳建造一个重水反应堆和钚后处理厂。迪莫纳反应堆原规划热功率为18兆瓦,1958年开建后,以色列将其热功率提高到26兆瓦。由于重水对中子的吸收截面积非常小,而且可以用于对天然铀进行钚239生成的减速剂,因此早期一些核大国为了获得武器级钚239都采用了重水反应堆(如英国和法国)。关于拥有10座建筑物、被150万伏高压电网重重包围的迪莫纳核基地是何时开始运行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1965年,二是1963年。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迪莫纳反应堆登记的26兆瓦计算,如果该反应堆从1963年中开始运行,到1967年中就可以大约生产4×5.12=20.48公斤武器级钚239;若从1965年中开始运行,到1967年中就可以大约生产2×5.12=10.24公斤武器级钚239。前者可以制造3~4枚核弹,而后者可以制造1~2枚核弹。1967年6月5日,以色列率先打响了“六日战争”,事后有消息证实,以色列战前在迪莫纳核基地组装了两枚核装置。1986年,迪莫纳核基地的技术员莫迪凯·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因经常参加同情巴勒斯坦的左翼活动被除名,随后这位从1977~1986年在迪莫纳核基地工作的以色列人来到英国,将大量有关迪莫纳核基地的资料交给了《泰晤士报》。同年10月5日,《泰晤士报》刊登了有关以色列的核秘密。根据瓦努努透露,以色列在1970年至少将反应堆的热功率提升到了70兆瓦,同时在1980年开始运行一个生产规模的浓缩铀工厂,根据他提供的数据,有关专家分析,截至1986年,以色列拥有大约可以制造80枚核弹头的核材料。如果以色列一直没有停止核材料的生产,那么到现在至少拥有可制造150~200枚核弹头的核材料。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事实上第六个拥有核武器国家的以色列,在核武器问题上为什么一直保持着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核模糊政策”?“以色列的遏制在于首先使阿拉伯人对从地图上抹去以色列的愿望产生怀疑,然后使他们放弃消灭以色列的念头。”这是以色列前外长阿巴·埃班(Abba Eban)对其所采取的“核模糊政策”最经典的诠释。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这种“核模糊政策”既为西方国家限制阿拉伯国家发展核力量和以色列预先打击阿拉伯国家的核设施提供了借口,同时也为以色列的安全装上了最后一道保险。也就是说,以色列通过拥有了一种“影子核弹”使安全利益实现了最大化。那么美国在以色列打造“影子核弹”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呢?1968年初,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判断以色列已经拥有了核武器,但美国并没有提议把以色列纳入1968年6月13日联合国批准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中允许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名单,可同时美国又在1969年9月5日将以色列订购的带有挂载核航弹系统的F-4E战斗机运抵以色列。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爆发后,当以色列空军将核航弹挂上飞机待命时,美国又在战争后的第19天突然宣布进入核戒备状态。可见,美国在以色列打造“影子核弹”的过程中,一直起着关键的平衡作用。
2005年,以色列在美国协助下摆平了萨达姆和卡扎菲这类既想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又想拥有核力量的阿拉伯领导人后,内贾德出现了。“这里有一道门,可以步行通过,可以让你减少紧张局势和更充分地加入国际社会。”这是7月10日奥巴马对连任后的内贾德的“最后劝告”。但这位经过宗教领袖们精心挑选过的连任总统,会放弃将穆斯林世界的现代化诉求与“和平利用核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做法吗?而这种做法对于伊朗而言,不仅是对以色列的“影子核弹”在道义、法律甚至物质上的一种瓦解,而且也是在为阿拉伯兄弟“出头”。■ 核弹影子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