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富村的闺女不外嫁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李自远)
前几天下乡,到一个富裕村参观。这个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如今村里已经有了三四个规模很大的厂子,年销售额50多亿元。全村有900多户人家,4000多口人,人均收入1万多元。因为有钱,村里各方面的福利都很好,房子统一设计规划,村民的医疗保险由集体负担,村里还有幼儿园和敬老院,真称得上是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们的生活令人羡慕。我问一个老乡:日子过得这么好,还有什么发愁的事吗?老乡说,有,这十来年,我们村的闺女都不愿意往外嫁,除了考学出去的,基本上都成了本村的媳妇,如今村里不是亲家的也都成了拐着弯的亲戚,时间一长,通婚圈越来越小了。
我想了想,这还真算一个问题。生物学研究表明,通婚圈狭小,容易使后代发生遗传疾病。此外,小范围通婚滋生的宗族势力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独霸一方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狭小的通婚圈使得村民自治中的选举,往往成为家族间争夺领导权的竞争,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为家族利益买卖选票、贿选、控选等现象,村民自治组织的运作笼罩着浓重的宗族色彩。
历史早已证明,扩大通婚圈是提高人类自身发展的生机。我同一个村干部聊起这件事,他说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村里开始对福利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本村姑娘嫁给本村人家,不再像以前那样享受本村村民的集体福利,而是按外来媳妇一样对待,另一方面,鼓励本村的闺女嫁到外村,可以多送一些带有福利性质的陪嫁等等。也许村干部说这些话时有些“重男轻女”的意识,但在眼下农村,即使是一些限制性政策的出台,也可看做积极的尝试,不妨边试边找出更好的应对办法。 三农农村农民外嫁闺女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