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口水我的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劳乐)

我的口水我的鸡0

那年那家以中西结合大胆创新为宗旨的快餐店推出了一种号称“口水鸡口味”的汉堡包。凑热闹尝了一个,只觉得面包间夹的是块刷了层辣酱的烤鸡肉,反倒好奇起真正口水鸡的味道,于是开始了四处品尝口水鸡的无聊实验。大小川菜馆子不说,还尝到了陕西馆子中酸辣口味的口水鸡、广式茶餐厅中甜辣口味的口水鸡乃至一家老北京风味馆子中“白斩”、“口水”两种口味的“双拼鸡”。

然而这实验有个天生的弱点:我从没去过四川。即便我翻遍各种菜谱以及各种美食前辈的“吃文”,我也是属于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因而没有什么辨别权的。其次,我不是一个足够实证的实验者。正确的操作程序应该是像摄影家记录每一张照片的光圈快门一样,列表详细记下我是在哪个季节、何种气温和心情条件下面对的这盘鸡,然后从鸡肉的选材、斩鸡的刀工、调味的口感与层次感等方面一一评分。其实我也幻想过一种足够科学的记录方法:给每次尝试的口水鸡留份可供日后横向比较的样本。原生态文化中,人们收集兽牙穿接成项链,恐怕也多少是为从各个牙齿的细微不同中唤起当日的记忆。倘若我能持之以恒,编织出一条口水鸡鸡腿骨项链,理应也算是给美食考据业留下一个难得的物证。然而,这一想法毕竟太接近连续杀手的心态,故而未经实行便作罢。

经常懒得为美食而千里迢迢赶去,这是我无法成为称职的美食家的又一缺点。尽管固执于尝试不同的口水鸡,然而那只限于我恰好遇到的馆子,这也是我为什么至今没发狠去四川取证的原因之一。下楼过马路便有一家“成都美食”级的寂寥小馆子,久了成了我日常的食堂。那里自然有口水鸡。在这个酷暑的夏天,连续几天被热得只有心思要口水鸡加冰啤酒。虽然我无意效仿那位吃了一年馒头牛肉加酒的武林高人,这套点菜路数仍给店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凉菜是明档操作的,随着操刀斩鸡的厨师逐渐熟悉我的到来,分配给我的口水鸡中黄瓜丝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有天点菜忽然换了花样,待服务员下单时,却见那厨师已自拎了半扇鸡,兴冲冲询问:“口水鸡?”得到否定的答复时,他不经掩饰的失落令我羞愧不已。第二天,我特地赶去补点,得到了足以与沙拉堆砌功有一拼的满满一盘口水鸡。事既至此,一场开局无聊的美食实验已经成了我和那厨师之间的一种行为艺术。我开始害怕万一有一天我厌倦口水鸡后那位厨师会如何,毕竟,这世界上已经有太多的人死于心碎。■ 美食口水

上一篇: 格兰特靠谱
下一篇: 声音(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