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协和旧事
作者:李晶晶(文 / 李晶晶)
( 霍顿博士旧藏的清乾隆紫檀包铜鎏金角雕“吉庆有余”书桌,上层为拐子龙纹,下部为蝙蝠、玉磬、双鱼图案
)
1921年,47岁的小约翰·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与霍普金斯医学院校长韦尔奇一行人登上“亚洲快线”轮船,他们的行为引起了众人的注目。《纽约时报》撰文:“他去了中国。”在洛克菲勒的6只行李箱中,有一大箱全是书,其中一本是描写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他的这次出行是去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开学典礼。6年前洛克菲勒就造访过中国,为了一个建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计划。
由于有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庞大的财富支持,小约翰·洛克菲勒于1913年投入1亿美元,创立洛克菲勒基金会。1914年1月,在一次为期两天的会议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决定在中国开展医学工作,并派一个代表团来华。代表团的成果是一份名为《中国的医学》的详细报告,这份报告内容包罗万象,从中国的总体卫生条件到女医生的教育、在外国教会组织和非教会组织控制下的医学院的标准、法医学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等等。这份报告还提议,第一个医学机构应设在北京,并与协和医学院建立联系,该医学院是英国和美国教会团体中一个现有的联合机构。董事会于1914年11月批准了这份报告,并建立了一个洛克菲勒基金会中国医学委员会,负责开展这项工作。不久,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购买的第一块地是一所被称为“英家大院”的漂亮老宅院,以用做校长的住宅。
开学典礼定在1921年9月举行,协和医学院创始人之一的美国人亨利·霍顿(Henry Houghton)博士成为首位院长,他一直供职到1928年。霍顿博士“一战”后即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专职筹建北京协和医学院。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小洛克菲勒还是霍顿博士,以及参与协和医院建筑设计的美国著名建筑师查尔斯·柯立芝(Charles Coolidge),无不对中国的古老建筑和艺术品着迷。洛克菲勒与妻子艾比·奥尔德里奇(Abby Aldrich)利用主持协和医学院竣工开学的机会,用3个月进行了亚洲旅行,游历日本、韩国、中国。艾比回国后,带回令人大开眼界的亚洲艺术品,并在家中设置佛堂、香具以摆放她的佛像藏品。而霍顿博士也在他的任期内,在中国收藏到不少清宫旧藏之物。
霍顿博士收藏中国艺术品的时间,恰是故宫文物流失最严重的时期。1911年后,按《清室优待条件》,溥仪仍居宫内,宫内文物管理多有漏洞,溥仪自己也从宫中盗窃大量文物,直至1924年他被逐出紫禁城,才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清点宫内文物。这期间从各种途径散落至民间的宫中珍藏难以计数。因此,亨利·霍顿博士在此时获取清宫旧藏之物,是有时代背景的。据说他的大部分藏品获赠自当时的民国政府,作为奖励他为中国医疗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自90年代开始,霍顿博士的藏品时有出现在国外的拍卖中,一旦出现,便会有一番“激战”。实在是因为他的收藏品质极好,基本都是宫廷旧藏的精品。在今年刚过去的保利春拍中,一张霍顿博士旧藏的清乾隆紫檀包铜鎏金角雕“吉庆有余”书桌,令人眼前一亮。书桌形制特别,由桌面和两个侧墩组成,正前方设抽屉4只,左右侧墩是两个侧开门的小柜,这种书桌18世纪出现于欧洲,19世纪风行。书桌正面及侧面满雕精美精细的纹饰,上层为拐子龙纹,下部为蝙蝠、玉磬、双鱼图案,谐音“福庆有余”,是清代宫廷广泛使用的装饰纹样,雕琢工艺皆为铲地起线浮雕,地子打磨光滑平整,刀工圆润娴熟,极富立体感,几乎可与乾隆宫廷玉器相媲美。而桌长约有170厘米,在传世的宫廷紫檀家具中极为罕见,属于超大尺寸。原配鎏金铜活保存完好,尤为特别的是桌面四角镶铜鎏金錾花包角,鎏金亮丽,查各公私收藏,类似带有包角的紫檀书桌所见仅此一件,即便是带有包角的宫廷家具也极为少见。有记录可以知道,这张大书案是霍顿博士在1920年的时候收藏于北京,1928年运回美国的。
当年随这张书桌同时运回美国的还有,2006年在美国iGavel拍卖公司拍出的紫檀宫廷龙头立灯(一对)。iGavel公司是一个在线拍卖网站,专门出售艺术品、古董,拥有独立的拍卖行、经销商、估价师和专业艺术人员。这是由曾任纽约苏富比拍卖公司高级副总裁的拉克·梅森(Lark Mason)开创的公司。像苏富比或佳士得拍卖公司的一些资深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在退休后,往往会借助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客户关系,开创拍卖公司或成为古董经销商、经纪人。拍卖行业是买方市场,拥有好的客户,会让公司舒服地经营下去。像拉克·梅森还有原纽约佳士得拍卖公司中国瓷器部资深专家拉利(J.Lally),他们不仅拥有优质的客户,同时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慧眼识珠,以低价收集到高品质的古董和艺术品。
2006年拍出的紫檀宫廷龙头立灯(一对)至今看,只有故宫所见。当时估价仅为3000美元,而最后的成交价高达21万美元,拍卖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网上拍卖的规则与现场拍卖有所不同,它是设定一个时间期限,买家在这个时间段内竞价,直至最后一位叫价结束后,还会延时5分钟,在这5分钟的时间内,极有可能半路杀出程咬金,继续叫价。线上拍卖需要十足的耐性,同时要求买家的网络畅通。这对紫檀宫廷龙头立灯拍回来后,在观复博物馆展出。
亨利·霍顿博士之所以会在1928年将大量的收藏运回美国,是因为当年6月,新政府的教育部颁布的第一批政令中宣布,高等学府的校长必须是中国人,学校董事会的绝大多数董事也必须是中国人。霍顿博士不知自己是留还是回国,因此只能做回国的准备。第二年4月,在纽约举行的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年会上,美国董事一个接一个地递交了辞呈,投票选举他们的中国继任者。同样霍顿博士辞去了他的职务,但依旧留在北京,协助医学院的发展。
然而,对北京协和医学院来说,对留在中国的霍顿博士来说,接下来的时间是令人不安的。1941年12月7日(在中国是12月8日)日本轰炸珍珠港,第二天清晨,一队日本兵闯入北京协和医院,关闭了所有的门,在整个建筑周围设立了警戒线,禁止所有人出入。与此同时,日本兵进入英家大院的院长住宅,拘捕了正在与家属已撤离的其他医生一起用早餐的霍顿博士。数月后,霍顿博士与司徒雷登以及另一位美籍教授鲍恩(Bowen)被关押在外交部街一个年久失修的英国商人的住宅后院,开始了近4年的铁窗生涯。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几天,才被释放出狱。
( 小约翰·洛克菲勒 )
出狱不久的霍顿博士,迅速视察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以评估情况,随后于9月27日前往纽约。在纽约的特别会议上,他向董事会提交的报告,成了规划北京协和医学院前景的第一步。“医学院的建筑结构未遭破坏,但校舍已脏乱不堪,许多可移动的设备已不见踪影,发电厂设备需要彻底更换……”在他的报告下,1947年1月,洛克菲勒基金会宣布向中国医学委员会拨出最后一笔为数1000万美元的捐款,资助北京协和医学院,使该校自1915年建立以来,对它的总投资额高达4460万美元,成为洛克菲勒基金会有史以来在单一计划上投入的最大数额的捐款。这笔最后的捐款完成了自1915年以来所承担的任务。■ 旧事霍顿协和洛克菲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