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加索的扣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荆0)
在家庭生活狼烟四起时,怎样才能做到既有力打击“敌人”,又完整保存自己的实力与优雅?毕加索的意见是:别还嘴,盯着你的扣子。他与情人费尔南德发生争执时,就是这么干的。费尔南德使劲摇撼毕加索,边摇撼边数落。乍看似乎应该倒过来才正常,不过,从毕加索肖像看,这完全可能:他体形瘦小,一点也不像来自盛产斗牛勇士的国度,而费尔南德是丰满、健壮的法国尤物。
或许毕加索并没有一开始就发现他衬衣上的纽扣在震荡中疯狂乱颤,只不过因为不愿直面那双喷火、射刀子唯独没有绵绵情思的眼睛,不得不垂下眼睑,才意外发现那颗和他一样可怜的扣子。他就一直盯着它,直到它被摇掉。费尔南德气急,扭向一旁,轮到毕加索发飙了,他“悲伤地给她看她摇掉的一颗扣子”。这行为里有两个动机:一、展示被摇掉的扣子,嘲弄费尔南德的怒火;二、展示他的“悲伤”,为扣子的悲伤,而不是吵架,还是嘲弄。
这是家庭争吵中“沉默是金”的升级版。终极版在蒙田。蒙田认为夫妻最优化组合应当是:一个聋子,一个哑巴。古罗马有个风俗,丈夫远行归来,进村前得先派人去通知自家妻子,让她做好准备,该藏的藏,该掖的掖,免得碰见,惹得大家尴尬。奇怪的是,这种惺惺相惜的夫妻情感,始于古罗马,也死于古罗马,从未得到流传。蒙田举起双手赞成这一风俗,因为他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既是聋子也是哑巴,以至于他的传记作者们怀疑他最后几个孩子不是他的。
不过,蒙田的“聋子+哑巴”曾有个强劲对手,即“萨特+波伏瓦”式契约夫妻。“聋子+哑巴”的原理是眼不见为净,波伏瓦瞧不起这种自欺,她认为男女关系中也存在国际精神。她的小说《女客》探讨爱情三人组的存在可能。巴黎“萨特之家”中,她负责宣传萨特哲学,也负责为他猎取别的情人。《女客》的结局是,两个女人中的一个杀死另一个。“萨特之家”的故事也不尽如人意,波伏瓦的传记作者披露,号称女性主义鼻祖的波伏瓦,实则是个旧式小女人,遭受大男人萨特的欺压,委曲求全,甚至为他多次抛弃自己的事业。
撇开古罗马,撇开萨特之家,无疑,“沉默是金”升级版更有普世意义。毕加索解决掉费尔南德,用的还是他“盯着扣子”避重就轻的绝技。在两人结识第八年的末尾,他与埃娃私奔后,毕加索写信给他的朋友,托他处理他与费尔南德共同居所里的狗儿们、猫儿们、猴子们,却只字不提费尔南德。■ 扣子萨特古罗马毕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