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惊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程静)

风疹惊魂0

在准备怀孕前,我和丈夫老老实实去离家最近的某三级甲等医院(A)做了检查,当时我做了TORCH检查,其中包括弓形虫、风疹、巨细胞、单纯疱疹的抗体IGG检查,检查结果都是阴性。我拿着检查单问医生:“有问题吗?需要打疫苗吗?”医生说:“不用,挺好,怀去吧。”事后我才知道,很多国家都在孕检过程中强烈建议注射风疹疫苗。

一眨眼,怀孕整5个月,丈夫突然发低热,并伴随全身红疹子,到全市看皮肤病最有名的某二级甲等医院(B)一查,确认是感染风疹。丈夫问医生:“我妻子怀孕5个月,有没有什么药物可以降低她感染的可能性?”医生说:“没有,隔离吧。”事后我才知道,有风疹接触史但尚未感染风疹的孕妇,可以通过多次注射丙种球蛋白降低感染风险。

隔离16天后,在孕期22周+5天的时候,我也发病了,症状和丈夫类似。第一时间奔赴给孕妇看病比较出名的某二级甲等医院(C),医生说:“你这应该是病毒疹,但既然是孕妇,反正都不能用药,所以究竟是哪种病毒疹也不重要了……”没有在第一时间确诊,也没有提供任何检查的建议。回家后我已经不相信医生了,上网一查才知道,到底是哪种病毒疹当然很重要。如果是风疹,绝对就是优生的最大敌人,孕妇感染后若传染给胎儿,很可能让胎儿得上先天性风疹,导致胎儿畸形和脏器损害如心血管畸形、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小头畸形、智力障碍、骨发育障碍、耳聋、新生儿肝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炎及脑膜炎等。

这么一来,只能抓紧时间做检查确认到底是不是得了风疹。结果B医院检查结果为风疹病毒IGM阳性(抗原),但该医院的检查结果中不包括IGG检测(抗体);C医院检测结果为IGM阴性(近期无感染),IGG阳性(以往有感染,已有抗体);在某民间检测机构测出风疹IGM和IGG均为阴性;全省最好的妇幼保健院(D)的检查最牛,付完钱抽完血才告知我要整整一个月后才能得到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荒谬的完全不同的结果?我到底应该相信哪一个检测结果?我只能拿着这些互相矛盾的检查单找医生,结果医生的回答不是互相矛盾就是模棱两可。

——D医院某大牌医生(一个号就要100元,让“黄牛”帮忙挂号还要加100元)告诉我:风疹病毒对胎儿的影响无法检测,病毒量无法检测,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建议引产。

——D医院另一大牌医生告诉我:鉴于已经是孕中期感染,对胎儿影响较小,可以在进行各类必要检查的基础上保胎。

——E医院,我市一家以人性化治疗著称的三级甲等医院的某大牌医生告诉我:“风疹?麻烦的,还是不要了吧。”甚至都没细问我的孕周。我鼓起勇气问医生:“我在网上看到,只要不是前3个月感染,对胎儿影响应该不是很大啊。”医生严肃正告我:“这种风险的取舍是要你和家人考虑的。”我又追问:“那么从医学数据上说,胎儿感染的概率有多大?”医生说:“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概率,难道不会造成百分之百的严重后果吗?”

看了几天医生,还是不明白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保、该不该保,全家人擦干眼泪决定去上海,找到很有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F)的Y姓专家。我战战兢兢地把那堆前后矛盾的检查单给Y专家看,Y专家说:“这类TORCH检查的结果是相当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是测试试剂的质量问题,导致很多假阳性和假阴性,参考意义不大。”这总算解释了我心中的一个谜团。我又陈述了病史,他告诉我:“如果确认是在孕23周左右感染风疹病毒的,那么影响胎儿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风疹病毒在孕16周前对胎儿的影响是很大的,肯定要建议流产,在18周后风险就显著下降了;在孕4个月后几乎不会有问题。”虽然很高兴,但我还是把其他医生建议打胎的诊断告诉他,他发怒道:“这简直是不讲科学也不讲人性的诊断,我可以拿出国外医学期刊上的实验数据来,他们用什么来支持他们的诊断?为了微乎其微的风险建议年轻的父母杀掉自己的孩子,那样他们当然是不需要为诊断担任何风险了,简直草菅人命……”

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那么激动的医生,也是第一次感到心里真正有点踏实了。从F医院看了Y医生出来,我们全家终于能睡上好觉了。

到现在,我仍然不知道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百分百的健康,但是我还是很感激最后看的那位Y医生,他至少从科学角度上,向我解释了我要承担的风险,并承担了一个医生做出诊断所要承担的风险。

但我心里还是很不好过的,如果孕前检查时医生告诉我要注射疫苗,如果丈夫发病时我及时注射了丙种球蛋白……我生活在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享有很不错的医疗保障,尚且要面对本来一针疫苗就可以避免的巨大风险,全国的其他准妈妈们呢?我把我的经历写出来,期待《三联生活周刊》能登出来,提醒各位准备怀孕的姐妹,一定要注射风疹疫苗(在防疫站可以注射风麻腮疫苗,同时预防风疹、麻疹、腮腺炎,在杭州的注射价格为85元),也请各位医生,能否在风疹对胎儿——尤其是孕中晚期胎儿——影响的研究上再多下点工夫,人命关天啊。■ 惊魂风疹

下一篇: 天下(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