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女特工》,让-保尔·萨罗米的法国动作电影
作者:李东然( 电影《超级女特工》剧照 )
《超级女特工》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前夕,进入诺曼底海滩搜集军事情报的英国地质学家,不幸被盖世太保俘虏,有关登陆的“凤凰计划”危在旦夕。此时,由丘吉尔秘密建立并由贝克上校负责的SOE特别行动组法国行动部,被委任执行营救登陆计划的“D-日”行动,这个行动组的成员,却只是5个身份各异、背景悬殊的普通法国女子。为了成功,她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3年前,在一家英国的报纸上,我读到一篇法国老太太的故事,当时她刚刚以95岁的高龄在法国离世。文章记录在那个特殊年代她是如何为了英国的情报局,作为间谍在自己的祖国工作。我觉察出这故事的电影性,就在Google做了相关搜索,奇怪的是,能找到的全部资料和报道竟都是英国方面留下的,完全没有来自法国的线索。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我想看看法国人的态度,这算得上我做这个电影的出发点。”让-保尔·萨罗米对本刊记者说。
事实上,描写“二战”特工的电影举不胜举,甚至同样针对诺曼底登陆战役中女性特工英勇作为的影片,也不乏优秀的前人之作。于是,电影首先遭遇的压力与质疑,全部来自于有关“新意”的追问,对此,让-保尔·萨罗米早有自己的答案,他告诉本刊记者:“完成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都在竭力寻找属于法国的位置,我想,也是这点赋予了电影应有的新意。”
“对于法国,这是被忽略掉的一段历史”
让-保尔·萨罗米告诉本刊记者:“法国女人成为英国机构的间谍,是以前的‘二战’题材影片中,从来没有讲述过的事情。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更多人把关注焦点落在男人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其次,这些女人是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完成任务的,法国解放后,结束流亡的抵抗政权领导人戴高乐,是竭力回避这些事实的。但当我去和历史学家考证收集到的那些故事时,他们也说这一切确实是真实的,存在过这样的法国女性,她们做出过重大的牺牲和贡献,但在动荡的时局变幻和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她们沉寂在历史深处,变得不为人知。”
显然,在英国人的书写中重温一段法国往事,不可能让这个一心寻找法国立场的导演感到满足:“依照那些报道和资料,我又去采访很多人,尤其是那些祖母辈的法国人,她们也讲出那个年代的故事,原来事情绝不是历史课堂教给我们的那样,她们在祖国仅以照顾好家庭的方式支持战争,真实的状况是她们中的一些人在战火中成为女特工,其中的故事叫我震惊。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二战’题材,至少对于法国,这是被忽略掉的一段历史。”
于是,太多真实的讲述,使得让-保尔·萨罗米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愿望,要尽量忠实于历史,不要犯任何错误,不能浪费了一个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但新问题接踵而至。“‘二战’电影对于法国电影本身,实际上是非常新的题材,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最大的困难来自所有的演员、灯光师、美术师不仅没有经历过‘二战’,也找不到我们本国任何惯有的表达方式与话语立场。于是,把大量精力花在研究史实和比较细节上,和历史学家一遍遍讨论,而这些叙事上的准备,让我感觉到与心中想要到达的‘法国的位置’,正一点点地靠近。”
那么,导演所言的“新意”是否就止于重拾了一段失落的历史?让-保尔·萨罗米对本刊记者说:“最终,我想保留在电影里的是在这15年中,对于‘二战’历史,我们态度上正发生着的那些改变。随着对于历史的接受与反思的深入,慢慢地,我们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能承认个体内心中人性的模糊和两面性。比如电影里的纳粹上校,他也有自己疑惑和犹豫的一面,甚至流露出一些很人性的情感。还有那个一直帮德国人做黑市交易的法国人埃迪,直到战争接近结束才成为了抵抗力量中的一员,这是现实本身的样子,但若在20年前,我们是不会这样书写人物的,觉得会有损法国反法西斯历史中的形象。”
事实上,不止是纳粹军官与埃迪的角色,电影里作为主角的5个女人,不管是那个战前就因杀死皮条客而身负死刑的妓女珍妮,还是对于纳粹军官仍怀有爱恋的苏茜,甚至是纯真的爆破专家卡莱,她们都有自己的故事与伤痛,但当战争倾覆了一切,在那些人生逆转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有她们的英勇、顽强,也有为了生存,甚至是为了死亡,而竭尽所能的挣扎、背叛。当我们习惯性地把一切归咎于法西斯对人类的迫害与摧残时,电影却呈现了另一个事实,这些女人身后的盟军对她们的利用也同样残忍。如让-保尔·萨罗米自己所说,要去正视的也不仅是人本身的两面与模糊,对于战争本身,他也试着表达同样的立场,“至少在我的心中,这是战争真相,我希望把这样一个思考的火花传递给更多的观众”。
“找寻法国电影对待那段历史的 表达方式”
建构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事件,并在电影中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让-保尔·萨罗米说这样创作电影的方式,正来自于法国独有的“作者电影”的概念,他也强调,这同样是在电影里保留着的“法国位置”。作为一名法国导演,他着力找寻的是法国电影对待那段历史合适的表达方式。
“法国电影总不想过多地通过动作和戏剧化的场景来表达剧情,我们喜欢探究人物内心的真相,呈现他们的真实想法,那么很自然地,我们就会去探索人物的个人情感世界。这部电影就是这样,我想表现个体在面对重大事件,比如战争或者离别时候的具体反应。特别是那些女性的反应,我试图通过一些具体事件表现她们情感上的变化,比如苏菲·玛索饰演的路易斯,她在最极端情况下知道了存在于自己腹中的小孩,这也是她与亡夫期盼多年的孩子,观众都会明白这个孩子是保不住的,但是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孩子带给女性那种本真的喜悦。另外的特工也一样,苏茜最终接受了一个无法完成的谋杀任务,卡莱却说出上帝的沉默叫她难以忍受,这就是我所希望的,呈现细腻的个体的情感世界,用它的波澜映照出历史的壮阔。”
让-保尔·萨罗米强调法国电影的出发点,在影片的人物刻画方面,这样的前提确实不难体会。但这部电影与一般意义上的法国电影比,却也有明显区分。比如贯穿电影始终,不断加快影片叙事节奏的动作场面,在大多数纯粹的法国电影中,绝不常见。
让-保尔·萨罗米告诉本刊记者:“这确实是一部动作电影,有它本身的情节紧张性,和那种作为法国电影特色的电影节奏存在一定的区别。为了适应这种独特性,我首先强调这部动作电影主人公女性身份的独特性,利用那种来自女性细微的情感流露,还有女人与女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给情节本身的紧张找到喘息,用法国电影的表达方式,呈现动作电影题材时,需要找寻一种平衡。”
让-保尔·萨罗米坦言,平衡的意义在于自己希望做一个保持艺术气质,同时也有商业回报的电影,在他看来,商业的背后不仅有金钱,还有观众。
“我想不止是我,如今更多法国的‘作者电影’导演,都希望通过那种面向更多观众的电影,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我们相信无论在法国,还是在全世界,观众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聪明去欣赏多元化的电影,并且对于那些合适的题材,我们也会看中电影基本的娱乐要素,无论话题沉重或者深刻,故事层面的平滑和精彩才是赢得观众的前提。比如《超级女特工》,我想如果冒险和动作元素让更多观众感到电影本身的快乐,适当加入也未尝不可。只是,我不想把动作变成无意义的符号,也不想讲很蠢很笨很重复的故事,我竭力坚持把娱乐元素像是糖霜一样装点在真实感人并且发人深思的正餐上,我想面对的是更大的观众群。” ■
(文 / 李东然) 动作法国女特工超级女特工法国历史萨罗影视超级电影战争片法国电影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