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路财”重现江湖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买路财现象在农村再度兴起,不同的是,索要买路财的农民并非“打劫”,而似乎是在“维权”。

家住湖南农村的殷某告诉笔者,自己买了一台农用货车,苦恼的是除了本村公路外,很多村级公路禁止其通行。特别是邻近的A村,几乎是其出入的必经路,村民经常强行阻止出入。经与A村交涉,殷某农用车要想获得通行权,必须支付高额通行费。“不必说其他地方的买路财了,就这一个村的天文数字,我是不可能承受得了的。”殷某告诉笔者。大中城市的过桥费尚只有区区数十元,为什么村民会索要如此高昂的买路财?A村村支书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该村村级公路全长4公里,公路硬化共投入资金60万元,剔除国家补助部分36万元,缺口资金24万元都是村民自掏腰包集资的。该村人口不足1000人,仅为此项支出,每人集资都在240元以上,对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由于资金不充足,大多数农村在硬化公路时不得不考虑低造价,使得一些路面质量不高,难以承受大型车辆的负载。村支书说,如果允许殷某农用车出入,不出三两年,村里的公路路面势必断裂,国家不可能再给高额补贴修补道路,重修费用势必全由村民承担,所以不论是谁的大型车辆通行,都必须缴纳重修的全部资金,以免村民有后顾之忧。

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农村都不同程度存在此类现象,常常由此引发纠纷。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像省级高速公路一样收费?一些村民说,有关部门还不一定批准收费,村民也难以自发形成严密的收费管理机构,最简单的办法还是车主一次性买断通行权。由此看来,若想解决这个难题,还得政府决断。(文 / 蒋曙辉) 江湖重现买路

上一篇: 今夏请喝北川茶
下一篇: 一只龙虾的载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