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升减税后的SUV破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东风日产SUV奇骏
)
4.3661万辆,这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东风日产首次成为单月销量冠军。很明显,4.3661万辆的成绩受惠于1月20日开始实施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东风日产旗下4款1.6升排气量的车型布局恰恰切合了政策变化的利好,加之东风日产1.6升车型横跨MPV和家用A级轿车的主流市场,即便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相加起来达到4.2843万辆,也没有压倒1.6升购置税减半的政策效应。实际上,受惠的不仅仅是东风日产。北京现代仅依靠老款伊兰特和新款伊兰特悦动,就达到了2.5万辆,加之其他车型,北京现代居然达到了3.5183万辆的水平,压过了奇瑞和一汽丰田,排到了中国车市的第5位。以至于每个车厂都试图向这个“黄金排量”靠拢。福特一直热销的福克斯,以及本田的思域,倒是有些郁闷,1.8升的发动机排气量,让他们无法享受1.6升的政策优惠,又无法在技术性能上与1.6升车型拉开差距。
专注汽车分析的JD Power and Associates一改2008年末对中国车市下滑10%到12%的预期,认为2009年乘用车销量持平于580万辆或略有下降。但从长远角度看,1.6升的减税政策并不能永久性挽救车市,私人汽车消费必须多元化,尤其是形成合理的升级换车循环。JD Power and Associate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迈克尔·邓恩(Michael Dunne)在接受采访时认为:“高于1.6升排气量的车型,尤其是2.0升排气量以上的车型,将更加迎合个性化汽车浪潮。”实际上,受惠于1.6升减税政策的东风日产,已经注意到个性化汽车消费的需求,在2008年末就投产了偏向越野型SUV的奇骏,试图打破本田CRV在城市SUV市场长期的霸主地位。丰田其实也意识到了油价走低后的SUV机会,排产计划显示一汽丰田将在上海车展后上市RAV4。
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2009年1月的统计数据,SUV产量只有3.2026万辆,2008年12月份这个数字还有4.3865万辆,环比下跌了近27%。大多数分析师都认为SUV市场的前景并不明朗,至少现在1.6升减税政策,稀释了SUV消费群体的购车热情。不过CRV、奇骏和RAV4,日系SUV的竞争格局,很有可能成为1.6升减税政策后,中国车市转向多元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要知道东风本田的CRV,曾经单月销量超过1.1万辆,在2008年依旧保持月销售6600辆的好成绩。城市SUV市场正在从小众车型向大众化个性车型转移,也正是面对这种趋势,东风日产将奇骏送到了南极长城考察站,试图更加强调国内量产奇骏的越野生存力,而不是一味简单地向本田CRV靠拢。恰恰这正暗示了东风日产试图走出1.6升政策因素的短期效应,力图借助奇骏SUV打破目前合资车厂竞争格局的野心。
如何在保持1.6升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效益的最大化外,对抗CRV和RAV4在SUV市场的双重夹击,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
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东风日产预计产销34.5万辆车,目前看已经统计的数字肯定超过了计划,全年累计销量排名第6,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9.3%。东风日产是如何挺过车市低潮期的?
( 任勇 )
任勇:东风日产在2008年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确实成绩斐然,在排名前10的汽车企业中是唯一超额完成年产销目标的。这其中很大程度得益于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和重点车型布置的优化效应,以及整个东风日产团队自我挑战的精神。现在看2008年东风日产实际销量达到35万辆,同比增幅33.6%。如果按照上牌数进行统计,东风日产35.4万辆的上牌量成绩,可以超过一汽丰田的34.7万辆,排名第4。其实当年东风与日产早期合作的风神汽车,3年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东风日产合资公司成立后,我们5年的累计环比增长是68%,这个数字远高于中国汽车行业24%的平均增长率。尤其是去年我们增长了29.1%,整个行业只有7%。
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初出台的1.6升排气量以下的购置税优惠,明显刺激了个人消费者的购车情绪,在此前骊威和骐达的月销量都超过了1万辆,东风日产生产的车型中有4款都是1.6排量的车型。购置税优惠起到了什么效果?是否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
任勇:颐达、骐达一直是东风日产最热销的车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早期投产车型策划阶段对于中国私人轿车消费追求实用主义的理解。目前我们广州花都工厂正在开足马力生产,尽量满足市场对于1.6升排量车型的旺盛需求。我认为1.6升排量的税收优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者的热情,这从1.6升排量车型销量增长数字上就能体会到。但消费者还是理性的,他们之所以热衷选择东风日产的骊威、颐达和骐达,更多原因还是对于车型本身的喜好,尤其是对高性价比的满意度,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优惠政策。
三联生活周刊:很多没有1.6升排量的汽车制造商在抱怨这种一刀切的不合理,尤其是一些排气量1.8升的车型,东风日产2.0升的车型也不少,您如何看这个问题?
任勇:1.6升的排量政策能帮助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最大化,不过任何一个政策注定无法满足这么大一个国家所有人的利益,同时这个税收政策也在鞭策汽车制造商未来车型投产的选择趋势。并不意味着1.6升以上车型生存空间缩小了,1.8升也好,2.0升也罢,只要把产品设计好,优化汽车的综合品质,自然会吸引到相应的消费者。
三联生活周刊:不久前我们注意到东风日产的奇骏量产车型被送到了南极科考站,您认为奇骏在恶劣环境的表现如何?不加载特别设备,奇骏量产车型在南极可以无故障坚持多久?
任勇:我亲自去南极给长城科考站送的两辆奇骏。奇骏是第25次科考后勤保障用车,最早的考虑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我们觉得能够把我们的车辆送上南极是一种荣幸。其次也是想通过南极这种严酷环境的使用,对东风日产产品来一次考验,为我们进一步的产品研发积累数据。事实上,我们本身在产品研发阶段就有一个零下70摄氏度的实验室,而在南极,滚轮车可以到达地区的极限温度是不会超过零下70摄氏度的。这两辆奇骏并没有改装,在研发阶段已经先天具备了在南极生存的条件,尤其是现在是南极的夏末。无故障可以坚持多久,完全要看驾驶者的使用技巧,真正的考验还是南极的冬季。
三联生活周刊:毕竟没有多少人有机会在南极驾车,从驾驶体验上,您认为南极有什么特别之处?
任勇:最原始的自然力量。南极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大自然,没有人为破坏的自然。那里几乎没有道路可言,即便修成了路,一个冬夏轮回,道路就毁了。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上,还有其他几个国家的科考站,我们驾驶着奇骏走了一圈,长城站是最大的。以前各个考察站之间往来,乘坐的都是履带车,坐上去感觉跟拖拉机一样,我们开过去的两辆奇骏,无疑极大改善了南极科考的交通状态。
三联生活周刊:就在奇骏被送到南极的同时,丰田的RAV4也开始试生产了,加上本田CRV在城市SUV市场上的长期效应,您认为SUV市场将发生什么变化?RAV4是否给奇骏带来了竞争压力?
任勇:日产的奇骏、本田的CRV,还有丰田的RAV4,这三款SUV车型一直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相互竞争的关系。不论是在日本市场,还是美国市场,已经形成了类似三足鼎立的格局。其实这三款车都有各自的卖点,定位也并不完全相同,但是这三款车的技术和设计理念,确实代表了日系SUV的精华。相对其他两款车型,奇骏在外形上并不盲目追求讨巧的感觉,而是强调扎扎实实的功能型城市越野车的风格。它的定位近似硬派男性角色,可以应付一些坎坷。
三联生活周刊:去年采访您的时候,您曾经认为日产在日本畅销的March是好车,却无法在中国卖,因为这种小车的定价很难以把握。现在排量税收政策的变化,是否改变日产将小车引入中国的步伐?同时2009年东风日产除了改款车型,是否有计划发布新车?
任勇:日产的总裁戈恩不久前已经公布了,日产将在2010年以前在中国生产一款基于A平台的车,意味着东风日产下一部新车将是A平台的紧凑型轿车。虽然是小尺寸轿车,但这种车其实比做骐达还难,价格降下来,可所有的标准并不能放松,车的外形小了,重量小了,安全标准还要达到同样的水平,所以得更下工夫。■ 奇骏任勇东风日产优惠奇骏优惠越野车1.6suv减税本田破局日产丰田东风日产日本汽车汽车产业SUV国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