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又见修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竟)
母亲打电话来,忧愁地说,村子里要造水泥路,每户出2000元,还要负责与自家挨着的马路,我家因此总共要拿出3500元。这笔钱使母亲十分焦虑,连女儿读研究生的学费都是贷款的,哪里有钱去修马路呢?
以我对家乡的了解,很大一部分家庭拿不出这些钱:一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的人家并不少见,好一点的能余下五六千元。母亲不明白,在全村这样的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赶修水泥路?水泥路能给村民带来收益吗?母亲还说修路没有征询过村民意见,某一天村干部忽然说要修路,就让大家准备好钱。我很震惊,就算是政府无偿给村子修路,也得问问村民的意思啊!
还有个很大的问题,修路是必须的吗?农村到底需要修多少水泥路?我所在的村子总共才50多户人家,人口不足200人,马路大大小小不过十几条。晴天时,马路干燥平坦,和水泥路没什么差别;就算下雨天,也不会有什么问题,顶多几个水坑,对出行不会有任何影响。农村的路大多比较狭窄,因为它是用来行走(顶多还有自行车和摩托车)而不是过汽车的,农村通用的交通工具对路的要求并不高,此时急于修路并无必要。
我们一直在强调农村现代化,然而什么是农村现代化呢?是像城市一样铺满水泥路、建起楼房、用上自来水吗?农民的幸福不是来自整齐划一的工业化设计,也不是仅仅来自模仿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主要的是对农村环境和生活的认同。农村有宁静,有恬淡,有天然,有安全感——这些才是农民不能失去的。所以,不要把农村建造成整齐划一没有灵性的地方。 修路
上一篇:
一个教师家庭的无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