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中国粮食走进莱索托

作者:李伟

跟随中国粮食走进莱索托0( 佩里萨农孤儿院收容了144名孤儿,其中60名有残疾,很多人还是HIV感染者 )

1336吨与7.5万人

由中国援助的粮食码放在仓库中,仓库外是一段铁路,这是莱索托唯一的一段铁路,全长2.5公里,通向南非。

每袋粮食有25公斤重,主要是玉米粉与豆面的混合。莱索托人将其加水蒸熟后就可以做成帕帕粉(PAPA)——这是南部非洲人的传统主食,看起来像土豆泥。莱索托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是联合国公布的49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80%的粮食需要进口。12月7日,中国代表团抵达马赛卢,第二天捐赠仪式就在这座简陋的仓库举行。

由于粮食危机的爆发,WFP向各国发出增加援助的呼吁,中国是第一个响应的国家。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特批,今年中国政府在向WFP提供200万美元常规认捐的基础上,再提供250万美元的紧急救助资金。此次向莱索托政府提供的100万美元无偿粮食援助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老挝、布隆迪和埃塞俄比亚分享了另外的150万美元。

WFP用中国捐赠的100万美元购买了1336吨粮食,可以满足7.5万莱索托人3个月每日两餐的生活(当地人大部分一天吃两顿饭)。

跟随中国粮食走进莱索托1( WFP邀请李宁作为名人伙伴,希望能够唤起人们对饥饿的关注 )

5袋粮食与一块100万美元的捐赠板共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背景台,莱索托外交大臣柴夸(Tsekoa)站在前面发表了简短的演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柴夸忧虑地说,“但现在这个目标依旧遥远。上个星期刚刚下了今年雨季的第一场雨,它比以往迟了两个月,我们已经无法种植夏粮,包括玉米、小米这样的耐寒作物都没法种。我们将面临一个残酷的冬天。现在我们只能把精力放到冬粮的种植上。”

中国驻莱索托大使高德毅刚刚到莱索托上任两个月。“中国的援助行为体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高德毅告诉我们,“以前西方国家往往指责我们进行的是双边有目的的援助,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此次中国通过WFP进行多边援助,表明了中国的人道主义立场。

作为WFP最新的名人伙伴,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成为莱索托之行的“特使”。“作为一名运动员,我懂得营养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和成长有多么重要。作为一名父亲,我深知儿童需要我们的关心与支持。”李宁说。而WFP在中国的第一个扶贫项目就在李宁的故乡广西。

李宁对于饥饿也有深刻的记忆。他生于广西柳州,父母都是小学教师,这对夫妇一共有3个孩子。1971年李宁的妹妹出生时,家里已经没有钱了,父母向其他同事借了10元钱渡过了难关。李宁8岁时被选中进入了广西体工大队。这个家庭更现实的考虑是,进入体工队不仅可以吃饱饭营养好,每个月还有3块钱的工资。

“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WFP中国办公室主任韦安夏(Antha)说,逐渐强大的中国不仅能够给予资金上的援助,还能够提供脱贫的技术和经验。而WFP之所以选择李宁作为特使,正是在于中国的独特价值。“李宁是中国不断走出贫困,逐渐强大的符号——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还是北京奥运会最后的火炬手。”韦安夏对我说。

1979年WFP在中国设立代表处,直至2005年,在26年中WFP花费了10亿美元向中国提供了380万吨粮食,共有3000万人口受益。随着中国经济繁荣,中国已经达到粮食自给自足,2005年底中国停止接受WFP的援助,从受援国转变为援助国。截至2008年,中国通过WFP进行的多边国际援助已达到900万美元。

WFP是全世界最大的人道主义机构,也是联合国解决全球饥饿问题的主要机构。今年,该组织计划救助世界上80个国家的9000万人。

粮食危机中的莱索托

一袋12.5公斤的大米售价400马洛蒂,每斤约合人民币5.4元;每斤生姜的价格为80马洛蒂,约合人民币54.4元;买一头蒜要花掉约人民币10块钱。尽管首都马赛卢的硬件设施看起来不如国内一座县城,但是食品价格却高高在上。

莱索托王国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南非所环抱。这样的国中之国全世界只有3个,所以莱索托的经济极大依赖于南非,南非的货币南特可以在莱索托通用,但是莱索托的马洛蒂却不能在南非用。莱索托东部为海拔1800~3000米的山地,北部是高达3000米左右的高原,西部为丘陵,沿西部边界有一条宽约40公里的狭长低地,全国70%的人口集中于此。这里的气候与地貌很像中国的内蒙古及西北地区。

莱索托自然资源贫乏,经济基础薄弱。2007年莱索托GDP为16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中国一座内陆县的水平。首都马赛卢只有一条比较繁华的街区国王大道(Kingsway)。城市很多建筑都为别国援建,其中中国援建了莱索托的会议中心、图书馆,体育场和一些政府办公楼则是朝鲜援建。

这个国家至今只有周报而没有日报,也不会有邮局给你投递报纸。如果要买的话,就必须在星期五上午去报社自取。

莱索托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基础,83%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0%,可耕地面积为24万公顷,约占全国面积的13%。但由于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原因,粮食不能自给,牧业退化,农业生产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1980年的25%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15%。

莱索托农田遍布,但却没有长出作物。“全球气候变暖,给莱索托原本脆弱的农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WFP莱索托办公室主任比姆·乌达斯对我说,莱索托的雨下得越来越少了。2007年莱索托遭遇了3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该国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而今年的状况更加严峻,在4~9月的传统旱季滴雨未下。进入春夏后,干旱还在持续。11月底才下了一场雨,比以往晚了两个月。这直接导致春天的播种彻底失败。莱索托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很难看到农田水利设施,农民对旱灾的抵抗力几乎为零。在莱索托境内到处可以看见农田被犁开,但却没有播种;冬小麦长出地面半尺高就已经枯死,在耀眼的阳光下看起来像一片片整齐的荒草。

莱索托的粮食自给率逐渐下降。1980年时,当地谷物产量能满足全国80%的需要,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下降为50%;到2004年时,谷物产量只能满足30%的需求;到目前这个比例约为20%。莱索托原本每年有4个月的“饥荒月”,而现在全年都处于粮食危机之中。

今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了粮食危机。去年此时,大米的价格为300美元/吨,今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上涨到了1000美元/吨,尽管随后又下落了20%~30%,但仍旧涨幅巨大;与去年相比,实用油的价格也上涨了70%。对于穷人来说,这是一场涉及生存底线的灾难。“粮食价格上涨使全世界的贫困人口从8.6亿人上升到了9.6亿人,这是与世界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姚向君对我说。莱索托80%的粮食需要进口,吃饭问题愈加严重。

此前莱索托脆弱性评估委员会曾经估计,在2009年4月的下一个收割季到来前,有35.2万人需要粮食援助。而莱索托的总共人口只有180万。现在由于旱灾的影响,又将导致全国性颗粒无收。不管价格上涨与否,明年4月后依旧无法结束饥荒。

买粮食的路更加走不通。

莱索托工业生产落后,制衣业为主要支柱,全国收入的一半左右来自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税收分配。近年来钻石开采业逐渐兴起,连续发现了400~600克拉的超级大钻石,但是整体产量极低。国内很多劳动力在南非钻石矿打工,他们每个月能有4000~5000南特的收入(约人民币3000元),这笔侨汇支撑了很多家庭的生活。而在国内,失业率则高达47%。

同时艾滋病也在摧残着这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由于长期预防不利,艾滋病的感染率在农村为24%,在城市地区高达33%,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艾滋病感染者,每天有40~50人死于艾滋病。莱索托人口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200多万人,而现在只有180万人。人口减少直接导致了劳动力缺乏,土地荒芜,女性比例大大高于男性。全国孤儿数量高达18万人,约占人口的1/10。

极端贫困引发的暴力犯罪时有发生。在我们到来前,国王大道上的一家南非银行刚刚遭到了歹徒的抢劫,政府不得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治安。在第二大城市里贝(Leribe),街头与商店门口,有很多拎着AK47的警察在维护治安。晚上餐厅营业,老板会把防盗铁门放下,顾客来时打开,顾客进来后立即放下。

自1965年在莱索托开办办事处,WFP在莱索托面对的困难越来越多。

目前WFP在莱索托进行着两个项目——“长期恢复与救济项目”和“学校供膳”。前者的受益阶层锁定了莱索托最弱势的人群,他们不仅生活贫困而且患有艾滋病,或者携带HIV病毒,这部分总共有15.5万人,WFP每年向他们提供9049吨粮食,每个月需要100万美元。项目计划32个月,总共需要3200万美元。

“学校供膳”项目为期3年,WFP为处于偏远贫困的山区孩子提供两顿免费用餐(早餐粥和午餐)。总共有478所小学中的80483个小学生从中受益。两个项目总共可以使23万人受益。

WFP莱索托办公室主任乌达斯告诉我,粮价上涨使采购成本大幅上升,他为资金的筹集发愁。“长期恢复与救济项目”需要3200万美元的支持,但目前只募集了500万美元。

好的撒玛利亚人

莱索托人喜欢把帮助他们的人称为“好的撒玛利亚人”(Good Samaritans)。这个典故来自《圣经》:撒玛利亚人是犹太人中的一支,他们喜欢帮助陌生人。

麦克贝塔(Maqobete)和他8岁的小儿子坐在圣利奥健康中心的路口,这个健康中心位于首都马赛卢附近的哈马奥赛村。他们看上去有些疲惫。麦克贝塔今年39岁,她和丈夫都被查出感染了HIV,幸运的是他们的4个孩子还是健康的。她和丈夫都没念过什么书,不会讲英语,只会讲当地的塞苏陀语。12月8日一早,麦克贝塔和小儿子推着他们的独轮小车就出发了,他们走了两个小时来到了圣利奥健康中心——一座20多平方米的小屋子。每个月他们都要来这里一次,从WFP的工作人员那里领取这个月的口粮。

当我们中午赶到那里时,粮食还在继续发放。WFP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详细调查每一户申请救济的穷人,从中选出约70%最贫困的人作为救济对象,不仅提供粮食还发放对抗艾滋病的反转录药品。发放地点往往是类似“圣利奥健康中心”这样的小诊所,在莱索托全国有超过200个。每个月,“圣利奥健康中心”会为附近的77个家庭涉及360人发放救济粮——每户(5人)25公斤的玉米粉、3公斤豆子还有4升油。

领取粮食的人们排了两队,首先他们必须填一张登记表,填写详细的家庭信息:人口、土地数量、牲口数量、HIV感染情况、领取药物情况等等。麦克贝塔已经领好了本月的救济粮,他们坐在地上稍事休息,回家的路还很长。“我希望能够治好病,我可以继续工作抚养孩子。”麦克贝塔对我说。

我们探访的第二站是位于里贝市下面的马特拉蒙(Matlameng)健康中心。里贝市一共有25个这样的小诊所。马特拉蒙位于莱索托北部的群山之中,从地区首府里贝到这里需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它一共为附近52个村庄总共大约7000多人服务。除了每月发放粮食外,这里的医务人员要向那些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日常反转录药物,提供病情咨询并对村民检测HIV病毒。

我们访问的最后一站选择了佩里萨农(Phelisanong)孤儿院,它位于莱索托北部马陆提(Maluti)山脚下。事实上,佩里萨农更像一个自助组织,它收留了很多患有艾滋病的成年人,其中有很多残疾人。孩子们居住在索托茅草屋内,那是当地的传统民居——房屋墙壁是用泥土砌成的圆筒,上面用厚厚的茅草搭起高高的尖顶。当我们到来的时候,女人们嘴里发出“噜噜”的高亢的长音,这是她们表示欢迎的特有方式。

佩里萨农孤儿院创办于2001年,创始者是莱索托当地人马麦罗女士(Mamello),她与其他一些社区工作者联合起来,希望能够帮助那些最脆弱的艾滋病孤儿走出童年的阴影。2004年,当地酋长给予了马麦罗女士一块土地,他们建造了房屋。随后他们又获得了WFP的“食物换工作”(Food For Work)项目的资助。2005年,美国大使和一些加拿大的志愿者向这家孤儿院提供了资金并帮助建设了一些房屋。

目前他们收容了144名孤儿,其中有60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而他们父母大多死于艾滋病。马麦罗在创立孤儿院之初就并非被动地等待援助。佩里萨农的工作人员和孤儿通过种田和制作手工艺品成立了一个基金,他们在村子的路口开了一家小商店,贩卖他们制作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纺织品、皮具、陶器还有芦席。马麦罗告诉我,孤儿院现在有4公顷土地种植玉米、豆子和蔬菜,他们还养了一些猪和鸡,他们还有一所预科学校和一所小学——小学是去年才建起来的。整个孤儿院一共有30名工作人员。

中国农业的人道主义

在抵达莱索托之前,中国代表团团长姚向君与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处长叶安平刚刚在莫桑比克参加完全球农业技术大会。全球粮食危机依旧不乐观。“农业技术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叶安平对我说。以中国为例,粮食产量每年在5亿吨上下浮动。另一方面,粮食价格的快速上涨,最不发达国家的生存底线受到严重冲击,其中世界80%的缺粮国家集中在非洲。莱索托有180万人口,以每人每年需要300公斤口粮计算,全国至少要54万吨粮食。而其中只有20%可以自给,莱索托每年口粮缺口为43.2万吨。

中国对于非洲的农业援助正在逐渐加大。姚向君告诉我,中国在尼日利亚引种的中国杂交水稻已经获得成功,产量从每公顷2吨上升到了4吨。

林占熺教授正在马赛卢郊外的蘑菇大棚里忙活,他来自福建农林大学,是中国援助莱索托菌草项目的负责人。大棚里长满了白花花的平菇,棚外是1000平方米长满菌草的农田。2004年,林占熺就开始参与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农业合作,他在上世纪80年代攻克了用菌草培育蘑菇的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而以往培育蘑菇需要砍伐大量的阔叶树制作蘑菇生长的“袋料”。

2007年9月中国政府以“菌草技术”支援莱索托的农业发展,派出了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到现在,林占熺已经带出了14名当地的学员。“一名当地妇女每天花1个小时,就可以照顾10平方米菇床上的平菇。”林占熺站在大棚里对我说,“只需要两个半到三个月,就可以收获300公斤鲜菇。”按照目前当地的批发价20马洛蒂/公斤计算,可以收入6000马洛蒂,一年种4次总共可以收入2.4万马洛蒂,大概约合人民币1.63万元人民币。

菌草项目虽然收益高,但最大的困难在于当地市场狭小,莱索托和南非人并没有吃蘑菇的习惯。目前产出的蘑菇多为两国华人消费。从2004年开始,中国每年都为莱索托培训100名官员或技术人员,明年还将有一名动物营养学专家和一名农业园艺专家来到莱索托提供服务。

在2006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大对非洲的农业援助,确定了“10、100、1000”工程:即在非洲建立10个农业示范基地,安排100名国内农业专家前往非洲,并为非洲培训1000名官员和技术人员。

在今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发表讲话,提出把2006年的目标翻番,即“在未来5年内将援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数量翻一番,增至30个;对外派遣的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数量也翻一番,增加1000人;同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3000人次的来华农业培训”。

姚向君告诉我,目前最初签订的13个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已基本准备就绪,明年就将开工建设。如果以每个基地投资3000~4000万元计算,援助非洲的30个基地总投资将超过10亿元。

在多边援助体系内,中国的作用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渐突出。

目前中国每年向WFP提供200万美元的常规捐款,今年又增加了25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款。此外,中国政府每年向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缴纳800万美元会费,此项费用额度按照中国GDP的比例进行设定。这两项按照年度缴纳的常规费用就超过1000万美元。同时中国已经向联合国粮农组织承诺捐款3000万美元,用于设立信托基金。从明年起,每年打入1000万美元,连续3年缴足。此项费用主要用于南南合作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农业设备。

去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表明,过去25年全球脱贫事业成就的67%来自中国。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反贫困、反饥饿的战争中,中国注定将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莱索托粮食李宁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