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失地农民之苦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耿宝文)
前不久回农村老家探亲,几年不见,那片熟悉的土地已是今非昔比,厂房排排、楼厦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乡亲们的生活并不好过,为了维护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益,他们正在苦苦地奔波。
家乡在小城近郊,人少地更少,但从不吝惜力气的乡亲们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种菜业,把我们那儿打造成了小城名副其实的“菜篮子基地”。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虽然辛苦,但收入可以和城里人相媲美,乡亲们也知足了。可是,随着小城框架的逐步拉大,村里的土地先是被部分征用,最后悉数成了工业用地,彻底结束了家乡人惯常的农耕生活。然而,由于征地补偿费过低,加之自己又技能欠缺求职渺茫,无地可种的他们只能“坐吃山空”,导致生活每况愈下。本来,当初征地时政府承诺他们可以被招为工人,结果这却是一个“美丽的谎言”,在极度的失望和愤慨中,他们踏上了漫漫维权路。
失去了土地,又没有相应的生活保障机制及时跟进,乡亲们的未来充满了太多不确定因素,令人担忧。而当他们遭遇生存之虞时,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诉求路径,参与社会博弈或抗争的手段往往是极端的,非理性的。在当前的法律和制度语境下,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将失地农民纳入其中。经年的积弊,一连串棘手的问题,需要政府拿出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积极地去应对并化解。 失地农民
上一篇:
我的个税缴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