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篮球场“关门”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小树)

暑假那会儿,收拾几下行李,心里就盘算好回家继续延续自己大学的篮球“事业”。到家第二天,叫上几个朋友,来到镇中心小学的篮球场。令人不解的是,两个篮球架只剩下两块板,篮筐“不翼而飞”。后经“查实”,原来是学校老师听厌了嘈杂的球声,就把篮球筐给拆了,过他们清闲的“麻将生活”去了。

这一“拆”,意味着乡镇里无数像我们一样喜欢篮球的孩子和年轻人,将在这两个月漫长的暑假里面临“篮球梦”搁浅。因为这是镇里唯一的篮球场,可以说这也是镇里唯一的运动场所。几经反映,未果。结果是,暑假期间,红火的网吧、台球厅、游戏厅就成了我们不足为奇的选择了。

火热的8月,奥运大戏在北京上演。身在小镇,看到比赛心情激动,连找个运动场“小试牛刀”都难以寻觅,真正的可悲!我深有感触地想:在荣耀的金牌、奖牌榜单前,中国称得上“体育强国”,但我所在的小镇里暑期中却上演的是一场泯灭运动激情的“小风波”,同一片蓝天下如此不协调的景象有谁关心一下呢?其实我也不是真怪学校的老师们,问题的关键更多还是反映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状况。中国从“体育强国”到真正的“体育大国”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我以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步,还是农村这一步。真希望寒假回家时,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孩子的球场永远不“关门”。 篮球篮球场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