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装修污染仍逍遥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应松)
9月初的一个夜晚,笔者和几个朋友来到合肥繁华闹市区一家新开张的大型练歌房飙歌,一进入包厢,只感到室内的空气令人窒息,匆忙唱了几首歌赶紧走人,回家后依然头痛。
一家装潢公司老板自曝:公共场所装修一般都通过竞标压价,所以工程装修充斥着低档建材,大都存在污染问题。比如中高档环保大芯板,每张售价120元以上,但劣质产品仅40元甚至更低。再如乳胶漆,名牌环保产品每桶四五百元,而一些杂牌产品仅卖一二百元。笔者从合肥有关部门了解到,营业性公共场所建成后,对于室内空气检测验收无论环保、建筑质监等部门均没有强制性规定,因此项目建设者主动到工程质监部门请求检测的很少,而业主也仅有寥寥几家单位乔迁新办公场所后感到不适了才会向环保、卫生防疫部门申请检测。
2002年出台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规定,所有民用建筑工程完工后必须进行环境质量检测,达标后方可投入使用。但是,对装修后造成的二次污染,如何处罚补救消除污染,法律法规监管上却还是一片空白,这使得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成了被环境安全监管遗忘的角落。而消费者个人由于收集证据困难,即使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进行索赔,基本上也没有胜诉的可能。看来,要解决消费环境的安全问题,我们不能指望带有私法性质的“消法”。 装修装修污染污染环保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公共场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