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的秘密越来越少了” ——专访瑞典国家队主教练托马斯·杰森(Tomas Jansson)

作者:朱文轶

“游泳的秘密越来越少了” ——专访瑞典国家队主教练托马斯·杰森(Tomas Jansson)0( 托马斯·杰森 )

三联生活周刊:出征前,瑞典国内普遍对你们这支队伍寄予厚望,因为从这一段国际比赛的成绩看,你们的整体实力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候,但这次奥运会你们的成绩却不太理想。你如何评价瑞典队在这次奥运会比赛中的表现?有夺金希望的50米女子自由泳世界纪录保持者阿尔莎玛尔这次似乎发挥不好,你能分析原因吗?她在不久前的锦标赛上状态还是那么出色。

托马斯·杰森:总的说,我的队员们表现很好,打破了14项世界纪录,有5人进入总决赛。今年各国游泳选手的发挥都太出色了。另外,我们最好的运动员发挥得并没有预期的好,比如阿尔莎玛尔,所以我们没有拿到奖牌。很遗憾,但大家都尽了力。我们回国后,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两周后才能得出结论。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种重大比赛后,进行这样的总结是你们的惯例吗?

托马斯·杰森:对。主要是分析我们赛前每一天和每一周的训练日程,分析是不是训练的强度过大,或是强度不够。当然,还要分析技巧。

三联生活周刊:哪种因素是主要的?

托马斯·杰森:现在说都为时过早,要等分析后才有结论,不过我觉得可能是训练的强度出了些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瑞典队在国内什么时候开始备战?

托马斯·杰森:我们从2005年1月开始,3年半准备时间,每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训练。因为不是集训,时间的安排和统筹对教练来说是个挑战。

三联生活周刊:有哪些主要的训练方法?

托马斯·杰森:刚开始,我们通过水下和水上的录像,在电脑上分析每个姿势,讨论每一次击水的各个环节,教练和团队成员再一起跟运动员讨论怎样调整姿势。

三联生活周刊:通过电脑分析技术是不是现在游泳科技的主要变化之一?

托马斯·杰森:是。现在世界上,游泳的训练和科研结合得很紧密。队员训练的时候,会有科研人员在旁边做技术分析、速度分析,而且做得很精细。

以前,运动员靠天赋靠能力,但他们的划水频率、划幅和动作次数,往往是没有规律的。现在科技条件给了他们更大的帮助。

教练的意识和科研人员的监控都很重要。比如通过摄像机拍摄、通过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分析技术动作是否合理。电脑技术能让运动员保证持续稳定性的训练,现在的训练方法非常非常精细化,一个教练身后有很多人去支撑。

三联生活周刊:精细到什么程度?

托马斯·杰森:分析的技术年年更新,能观察到越来越小的细节,我们也通过测耳脉的方式来测血压。现在世界上优秀的游泳运动员都很重视技术的效果,重视划频与划幅的合理配合。划频是指单位时间内划水次数,通常用次/分或次/秒来表示;划幅是指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

每个运动员的情况不一样,教练和每个人都会在反复的录像观察和实践中选择最适合运动员自身的划频。随着体重的增加和身体其他状况的改变,运动员的技术会有所改变和调整。

另外,现代游泳训练中除了采用以能量训练为基础的练习手段外,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也相当细化。比如,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按照它的供能系统特点,可以分为三部分:出发阶段、途中游阶段、冲刺阶段。出发阶段主要靠运动员的速度能力,途中游主要依靠运动员的无氧耐力能力,冲刺阶段主要是靠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以及技术稳定性。

三联生活周刊:据我了解,瑞典奥运游泳队是一支新老结合的队伍,12人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而一些老将则有极为丰富的奥运会经验。你接手这支队伍时候,怎么尽可能快地了解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每人的训练办法都是不同的吗?

托马斯·杰森:主要通过一段时间集中观察他们游泳时候的反应,和跟他们长时间交谈,从而了解每个运动员的不同情况。

训练手段应该是丰富的,现在游泳界普遍的理念是,你不能训练一个队或者一个组,而是训练一个人。训练必须个体化,适合你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每个人的心肺功能、肌肉类型不一样,教练的责任就是去注意这些细微的差异,并根据不同人,制定各自的训练计划。我们有19个队员,最年轻的14岁,最老的34岁,我要为每个队员写训练提纲。比如特蕾莎·阿尔莎玛尔,她是短距离游泳运动员,要做很多水面上的训练;约瑟夫·林哈格,200米自由泳运动员,相对来说他要游得更多。他们的训练时间相同,都是每周9小时,但是游泳时间长度各不相同。

三联生活周刊:这些方案都由你说了算吗?

托马斯·杰森:不,不,这完全根据个人喜好和特长,以及他们主攻的竞赛项目,再结合教练组意见,共同形成方案。必须注意运动员个人的差异,运动项目的差异。运动员游泳是出于兴趣和爱好,他们游泳不是为了赚钱,政府是不给钱的,他们还得自己去筹钱来游泳。既然选择来游泳,而不是工作赚钱,那么就必须感到愉快。个人的爱好应该得到满足,所以训练方式随运动员的心意。

三联生活周刊:如何比较现在世界一流团队的技战术特点,比如美国、澳大利亚,瑞典跟它们比,在技术和训练方法上有什么差异和不同?能评价一下这届奥运会上这些国家的表现吗?

托马斯·杰森:说实话,比赛时我没太注意其他国家。就技战术说,国际上的训练方法基本上一致,美国、澳大利亚采用的方法我们也基本上都采用。现在,游泳训练上的秘密已经越来越少了,比如,录像、分解游泳动作对姿势的调整、计算机模拟以及仿真系统,这些各个国家都是通用的。

再比如,现在普遍使用的“金字塔”式训练手段的“提纯”,即保证每周的训练中,用一定比例进行比赛强度训练。技术上像美国队充分利用的“水下蝶泳打腿”,这些都不是秘密。区别在于,你对细节的深入和把握,游泳的力量自臀部发力,使力量传递到手臂,每次击水的方式都必须正确,如何让力量精确地发出,身体形态及在水中的姿势如何做到极限完美。同样的训练方法,效果是不一样的。

今年我们第一次采用高原训练的方式。高原环境下,大气压力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使得单位体积中的氧减少,这种环境中训练,给运动员额外增加了负荷。这是上世纪80年代就出现的训练方法了,但如何结合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让这种训练方法发挥最大效果,却一直研究到现在。瑞典也是第一次尝试,有一半运动员参加了在西班牙南部的高原训练,每期3个星期。我们只是给建议,运动员自己选择是否做高原训练,取决于个人的意向和感觉。参加过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赛绩看起来稍稍好那么一些,但是很难说这是否和高原训练有关。比赛的结果取决于很多因素。

三联生活周刊:瑞典队的技术特点呢?我想了解,墨尔本世界游泳锦标赛和今年奥运会游泳比赛,运动员成绩越来越好,纪录被打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些年游泳运动出现了什么变化?瑞典在适应这个变化吗?

托马斯·杰森:总的说,我认为划频减少而划幅增加,是现在游泳技术的一个大趋势。今天的游泳运动员游得更快,但是击水的次数比起20年前要少得多。他们每一次击水,都会游更远的距离,但是击水的次数大大减少。这种改变是录像分析的结果,它让我们理解到长距离击水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集中训练长距离击水的力量。

场馆的确也是出好成绩的因素之一,现在重大赛事的泳池水深都比以前深了,这点肯定功不可没。

饮食和生活方式对运动员的游泳成绩影响也很大。饮食结构开始以蔬菜为主,糖分大大减少。按照传统方式,在游泳结束2小时后不能进食,但是现在,在游泳结束后马上进食,这对提高游泳成绩和他们的健康都有用。■(文 / 朱文轶 实习记者:蒲实) 秘密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