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奥运生活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小丸子)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奥运会开幕在即,组织的难度不可想象。
为了确保成功,北京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除了奥组委有效的工作,市民也在自觉地适应生活变化。以7月20日以来的体验,我感觉到,在市民的自觉调整背后,政府还有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提示服务的空间。比如出行,8月2日下午我有急事去北京大学,途经北四环“鸟巢”附近时遇车行缓慢,半小时后才脱离拥堵路段,原来这一天是开幕式彩排,而我并没有获得相关交通信息。再早一天,我还出了状况,非常不好意思。我的车是双号,因为7月31日停车一天,第二天觉得该自己了,开出两公里后才发现路上的车全是单号,赶紧找地方泊车,又打的赶往单位,哪知一进门就有同事跟我说:今天借你的车用用,我是单号。单号车的她没有开车,原因却跟我一样。
我很得意买了几场中意的比赛票,听说日程还在调整中,随时要关注变化,这下子有点慌,如果忙起来顾不上查看,岂不会错过比赛?还有,奥运会期间情况复杂,交通管制随时可能发生,作为个人难以时时掌握这些情况,能依靠谁呢?这让我想起2006年中非论坛和2007年“好运北京”举办期间,市政府的短信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如果此次奥运会期间,能更多更详细地提供诸如交通和赛事方面的提示短信,那么市民生活就会更加从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