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香槟重返中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顶级香槟重返中国0( 保罗-弗朗索瓦·弗兰肯 )

法国人引以为豪的葡萄酒领地正逐渐被来自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新世界力量瓜分,但说到香槟,他们仍是绝对的统治者。业内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当人们开始接受香槟时,此地的葡萄酒消费才算真正成熟。如果以此标准衡量,中国消费葡萄酒的能力正在飞速提升,2007年中国香槟进口量突破60万瓶,而5年前这个数字只有5万瓶。按照法国香槟行业委员会的统计,这种持续翻倍式增长创下了整个香槟界的纪录,“中国和俄罗斯已经成为全球香槟消费增长最快的两个国家”。

除了法国香槟地区的出产之外,任何其他地方的起泡酒都不能冠以香槟头衔。由于当地葡萄种植面积只有3.5万公顷,香槟的年产量十分有限,顶级年份酒的起步价就达数千元人民币,近年来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则让香槟行情持续看涨。2008年6月再度踏入中国的伯瑞(Pommery)干型香槟将均价定在400元左右,同时还带来了价格超过2000元的年份香槟“路易斯”。“中国对香槟的接受度和消费力正在迅速提升,对覆盖中高端的伯瑞来说,现在布局中国正是时候。”伯瑞的代理商、中粮酒业进口酒销售经理裘瑞康介绍说。作为干型香槟的发明者,伯瑞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香槟品牌,而干型香槟则是全球份额最大的香槟种类。除了伯瑞,酩悦、皇牌、白雪等知名香槟品牌都已进入中国,尽管目前中国贡献的销量还不能和欧美市场相比,但所有人都看到了这里蕴藏的巨大潜力。“从2004年开始,连续几年中国香槟进口量始终保持超过20%的增长,这是伯瑞选择此时回到中国市场的原因。”伯瑞公司总裁保罗-弗朗索瓦·弗兰肯(Paul-Francois Vranken)告诉记者,“中国人正在学会欣赏真正的香槟,而不只是在庆典仪式上喷洒泡沫。”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伯瑞香槟早在10年前就进入过中国市场,但2年后由于业绩欠佳退出,这次重返中国,伯瑞在策略上有怎样的调整?

弗兰肯:首先我要声明,伯瑞香槟此前在中国的经营和我们并无关系,2002年我们从LVMH集团手中收购了伯瑞品牌。我可以告诉你的是,10年前法国香槟在中国的认知度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许多人不懂得香槟和起泡酒的区别,甚至在2002年中国香槟的进口量还只有5万瓶,而2007年这个数字达到了60万瓶。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无疑非常惊人,不过在整个葡萄酒消费中香槟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小,伯瑞如何去拓展市场?

弗兰肯:只有法国香槟地区的出产才有资格称为香槟,而这一地区的产量非常有限,所以你不能把香槟和普通葡萄酒相提并论。伯瑞每年的产量只有600万瓶,我们希望中国市场的年销量能达到30万瓶。北京、上海和广州是中国3大香槟消费城市,在市场推广上我们并不排除超市,但主要还是选择时尚餐厅、酒吧以及高档酒店。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香槟品牌,比如LVMH集团旗下的酩悦、皇牌以及白雪香槟,他们已经在中国经营数年,伯瑞作为一个后来者如何确立自己的市场地位?

弗兰肯:伯瑞最大的优势在于品牌,经验告诉我选择香槟的消费者对品牌非常敏感。从销量看,伯瑞是全球第二大香槟品牌,仅次于酩悦,而在欧洲我们的销量已经超过了酩悦。另外我们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丰富的产品,有最高端的年份香槟“路易斯”,也有面向年轻人群的POP香槟,当然还有我们赖以成名的干型香槟。

三联生活周刊:香槟在许多人看来只是一种庆典酒,您如何定义香槟的目标消费群?

弗兰肯:其实香槟是很好的餐酒,它可以搭配从头盘到甜点的任何一道菜。现在香槟作为时尚酒品受到全世界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欢迎,伯瑞为此专门推出了名为“POP”的小瓶装产品,200毫升容量并附带吸管,瓶身包装则由当代艺术家设计。在香槟界看来这是在颠覆传统,而我们希望让香槟更加年轻化。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知道伯瑞在1874年发明了干型香槟,如今它已成为全球主流品种,那么未来香槟的口味还会有哪些新变化?

弗兰肯:谈到口味,与其说我们要做的是创造,不如说是引导人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香槟。伯瑞针对季节变化推出了“四季的香槟”,春天有粉红香槟,夏天有全部采用霞多丽葡萄酿造的白香槟,秋天我们推荐半干型香槟,冬天则提供只有黑品诺葡萄的白香槟。对香槟来说并不存在哪一种口味是最好的,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 / 黄燕) 顶级香槟葡萄酒香槟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