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价可能更低,但不是今年
作者:李三施锐德(Alex Schroeder)是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总监,作为斯柯达第一个进入中国的代表,他率领上海斯柯达团队在安亭大众汽车城安营扎寨已经整整一年。
在施锐德办公室的墙壁上,斯柯达的车标是最抢眼的装饰,施锐德解释说:“斯柯达本人喜欢到南美旅游,他非常热衷于狩猎,在一张他亲手绘制的草图中,有一个当地原住民首领手持弓箭准备猎杀目标的画面。可能是受到这个狩猎场景的启发,斯柯达把原住民首领头顶上的羽毛、弓箭以及瞄准的眼睛设计成公司的标志。”
办公楼里到处都能看到中国地图,图上有很多斯柯达Logo,但显然图上出现更多的是不同颜色的大小圆点,有红色的、黑色的,还有绿色的。问到原因,施锐德诡秘地说这是斯柯达在中国的作战地图。谈到中国汽车市场走势,施锐德先生语出惊人,他说:“中国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相对比较便宜的汽车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地图上的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施锐德:这张图里有我们的网络营销规划。在规划图上,有斯柯达标志的就是我们现在已有的4S店:黑色是正在建的4S店;红色是我们正在寻找的合作伙伴;绿色是我们要在2008年底前发展的4S店网络,目标就是要把斯柯达做成中国的主流产品。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近来物价不断上涨,但汽车价格却在过去四五年中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您认为今后一段时间,车价走势如何?
施锐德:我注意到,中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从2002、2003、2004年开始不断往下走,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我看来,中国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轿车市场。但是近几年由于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中国最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相对比较便宜的汽车市场,当然价格下降的幅度不可能每年都是15%。
三联生活周刊:从趋势看中国汽车市场价格还会更低,但今年的情形如何?
施锐德:通常说,价格变化与国家的宏观经济、能源、原材料价格等因素联系在一起。在过去几年,中国的CPI指数相对稳定,但是从今年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工资成本也在不断上涨,在这个前提下,轿车如果再降价,制造商是无法承担工资成本和制造成本的。我们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发现以前与我们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厂家现在已经不再降价了,据我们观察,他们有些甚至开始悄悄地提价。我们认为,2008年,汽车市场价格不断走低的趋势可能会慢慢消失。
三联生活周刊:A级车市场历来竞争激烈,我们注意到一些厂商之间经常打价格战,对此您如何看待?斯柯达是否考虑参与?
施锐德:我了解到行业给我们的评价是:斯柯达的价值是最稳定的。我们每两周会做一个客户满意度的报告,主要是针对新客户的调查,他们经常问一个问题:“现在斯柯达轿车的价格怎么样?”我们会说,价格还是老样子,没有变化。
只有保证一个稳定的价格,用户才会觉得自己买的车物有所值,车的价值不会因为价格轻易损失。实际上,在制定汽车价格的时候,我们就有一揽子计划,价格虽然只是一个数字,实际上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质量、品牌等等,斯柯达从来不参与汽车价格方面的改来改去。
当然,市场上经常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喜欢便宜,但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他们常常是最不满意的客户,这样的事情他们只做一次。
三联生活周刊:您认为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是否合适?
施锐德:准确地讲,我们是从2005年10月与中国市场开始正式接触的,我本人作为斯柯达的代表也是第一个来到中国,当然后来不断有很多同事陆续加入。关于进入中国的时间节点,这个决定在2004年初就已经做出了,因为那段时期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得非常迅速,各种各样的车型纷纷进入。当然,那时也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很幸运,我们当时对市场的预测是正确的,2004年中国市场在全世界排名第五,今天中国已经是第二,我们认为中国不久就可能成为斯柯达在全球最重要的一个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斯柯达为何选择“明锐”在中国试水?效果如何?
施锐德:我们当时对市场的预测是:A+这款车在细分市场里是最大的一块,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块,这个系列的车型在未来市场发展上最值得关注。从斯柯达的全球经验看,明锐在欧洲是最成功的一款车型,出于这个原因,我们把它引入到中国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强调汽车制造的人本化,甚至有意识地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斯柯达在中国是怎样做的?
施锐德:我们在中国建立了一个像“客户诊所”一样的机构,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爱好、喜好、口味、品位,对包括内饰在内的一些细节做一系列的改进,当然车身本身没有改动。推出产品之后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这跟以前的预期是吻合的。明锐是一款质量很高的汽车,但与高品质一样重要的就是车的价格,现在我们的价格在中国市场非常有竞争力。
三联生活周刊:明锐在细分市场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斯柯达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施锐德:一个品牌不能一条腿走路,将来斯柯达还会推出更多的产品,计划是每年有一款新车。今年我们会把法比亚(Fabia)带到中国,明年还会把速派(Superb)带到中国来。法比亚在欧洲赢得了号称“汽车界奥斯卡”的“金方向盘奖”,它的外观设计非常时尚,天窗特别新颖。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轿车理解和需求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在技术上会有更多的新元素进来。我们经常讨论希望更多的车型和产品引进中国,因为中国是最激动人心的市场。
三联生活周刊:任何一个汽车公司在中国要取得成功,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销售网络,斯柯达是准备利用大众现有的网络,还是准备建立自己独立的销售网络?
施锐德:正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销售网络的建设也非一日之功。斯柯达进入中国时就有一个计划: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立的销售网络。因为我们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网络,这就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需要较长的过程。2007年首款产品上市时,我们有50家经销商,年底已经发展到109家,到今年底我们希望这个数会超过200家。
我们在中国建立销售网络是按照斯柯达全球水平建立的,斯柯达在欧洲的顾客满意度一直处于领先,我们也要保证这个品牌在中国的满意度也要最好。
三联生活周刊:在这方面,斯柯达有什么独到之处?
施锐德:我们在中国的销售网络是按照斯柯达全球水平建立的,甚至有些标准更高。我们按照欧洲的营销模式在中国建了很多展厅,与欧洲不同的是:在中国的展厅更大,在展厅里销售商卖出的汽车更多。中国消费者对销售服务的要求更高,我们在中国采取销售商跟客户面对面服务的形式,这些要求都是高于欧洲的。
三联生活周刊:斯柯达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曾经有过辉煌,上世纪90年代被大众收购,在大众旗下,斯柯达如何保持品牌个性?
施锐德:虽然现在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一个品牌,但斯柯达的产品都是自己研发的。我们当然会利用大众汽车公司顶尖的技术、底盘、发动机等等的优势借力发展,这样做可以节省成本,以实现收益最大化。但作为斯柯达,我们始终强调这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它有自己独立的产品线。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都知道大众集团总裁文德恩的“2018计划”有一个明确的业绩目标,作为大众旗下重要品牌之一,斯柯达可能会做出多大的贡献?
施锐德:作为大众集团旗下重要的一个品牌,斯柯达当然有明确的到2018年的计划,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市场的主流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上达到3%的占有率。 车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