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为何容易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南京 陈鸣跃 

日前通过整治验收的南京南河清淤清杂近20万立方米,在做到污水截流不下南河的同时,南河引水泵站每天还可将南河的水换3遍多。不过,只要停止引水20天,南河就又开始发臭。

数十年来南京治理水体黑臭的基本思路无外乎截污、清淤、护砌和冲洗,投入很大,有成效但未根本解决问题。因为引水冲洗只能稀释、转移污水,水质冲洗就好,不冲洗就坏;疏浚底泥在水利工程和满足航运上是可行的,但还不是维持良好的水域生态系统的必要条件。我曾多次路过南河整治工地,看到河床先清淤后硬化,整治后的南河实际上是一条“水泥河”、“石头沟”,它影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对流交换,影响能吸收污染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使水体的自净能力丧失殆尽。这同水泥池塘中的水很容易变坏,而藕塘、芦苇塘长年不引水冲洗却碧波荡漾的道理是一样的。

2000年,有关部门在莫愁湖建立了5000平方米的隔离试验区,引进高等水生植物、微生物和软体动物,用生物污水处理厂控制藻类的大量繁殖并净化水质。仅用1年时间,试验区水体透明度就达80厘米以上,而围区以外的莫愁湖水透明度只有25厘米左右。南河治污完全可以借鉴类似生物治理技术,南河要彻底告别黑臭,离不开生态恢复。 水污染南河

上一篇: “罚也值得!”
下一篇: 盛世“打油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