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德,詹姆斯·邦德,奢侈品代言人

作者:李孟苏

( 作家伊恩·弗莱明 )

今年是伊恩·弗莱明(1908~1964)诞辰100周年纪念,对出版商和奢侈品牌来说,这是桩大事。企鹅出版社将在弗莱明的生日当天(5月28日)推出一本最新的“007”小说《鬼才在乎》(Devil May Care),它不是弗莱明生前压箱底儿的存货,而是出版社找畅销小说家塞巴斯蒂安·福克斯(Sebastian Faulks)再创作的。小说按照弗莱明的“007”模式撰写,背景是阴云密布的冷战,少不了秘密行动的情节,当然还有异国风情和美人计。不过,让邦德迷忐忑不安的更多是福克斯会为不列颠最有魅力的间谍配置些什么样的新奇时髦玩意儿?

要找出邦德和奢侈品之间的联系,不妨先去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看一个展览——“最高机密:伊恩·弗莱明和詹姆斯·邦德”。展览名字取自一部“007”书名。根据展出的信件、私人物品、作者在世界各地高档场所的账单,看得出为冷战服务的特工邦德在私生活中可以说就是弗莱明本人,他们都有高超圆熟的社交技巧,都有恋物癖。弗莱明在14部“007”小说中几乎把最高端、最奢侈的物质都写到了,汽车、时装、枪械、葡萄酒、手表、古龙水、游艇,而且写得那么自然熨帖,毫无软广告的嫌疑,更无显派的矫情。著名作家金斯利·埃米斯——他曾化名“罗伯特·马克海姆”写过一本“007”小说——对弗莱明的14部“007”小说做了研究后,于1965年出了本《詹姆斯·邦德档案》。埃米斯认为弗莱明非同一般地熟知和掌控着物质世界。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概念:弗莱明效应。“弗莱明效应”指作者的物质观,它在这套“滑稽、牵强的间谍小说”(埃米斯语)中无处不在。另一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也曾评论道:“对物质而不是人物的掌握控制,让弗莱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阅读情趣。”弗莱明的小说写于物质尚不丰富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读者视“007”小说为成人的童话,今天的读者则将其当做时尚消费指南。1990年之后高端消费品实行民主化的市场策略,读者逐渐积累起奢侈品知识,才理解了邦德的生活方式。1954年出版的小说《你死我活》开头一句“特工的生活总是奢华的”,为“007”“粉丝”津津乐道,和奥斯汀那句“饶有家资的单身男子必定想要娶妻室,这是举世公认的真情实理”一样著名。邦德是一个挑剔的消费者,懂得鉴赏泰亭爵白中白香槟,总是下榻城中最雅致的酒店如纽约圣瑞吉酒店、东京大仓饭店,这正是冷战结束,英雄“007”却红到今日的原因。

弗莱明出身于特权阶层。依照英国上流社会的传统,弗莱明先后在伊顿公学、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接受教育,再进入海军情报局做特工是顺理成章的事。服役前,弗莱明到奥地利学习过一段时间外语和滑雪,在路透社、银行界、证券业、《泰晤士报》有短期的工作经历。这期间他在学业和职业上毫无建树,倒精通了高尔夫、抽烟、喝酒、赌博,还有女人。他在埃伯利街的公寓里常常高朋满座,很快博得个雅号“俏哥儿”。家庭的财力,在海军情报局的身居要职(任局长助手),使他熟悉绅士们对奢侈品的使用心得,描写它们时下笔熟练。

比如《雷霆万钧》中一个次要的角色利佩伯爵,穿着“Anderson & Sheppard休闲风格人字呢外套,白色丝衬衫配深红色圆点领带,一件柔软的可能是羊驼绒的V字领深棕色毛衣”。邦德潜入他的房间,搜查他的行李箱时,发现他的衬衣出自夏尔凡(Charvet)。这家位于巴黎旺多姆广场的衬衣店提供的定制衬衣仅白色就有400多种,每件起价188英镑。那羊驼生长在海拔4000多米的秘鲁高原,因其绒毛珍贵已被捕杀得几近灭绝,著名的Loro Piana出品的利佩伯爵那种毛衣今天最少要卖1685英镑。《太空城》中,弗莱明为反派雨果·德拉克斯配备的行头是“深蓝色条纹的薄法兰绒西装,两边都装了胸衬,袖口往上翻起。衬衣是白色、丝质、硬领。黑领带上恰到好处地点缀着小小的灰白方格图案,衬衣袖扣外观优雅,像是卡地亚牌的。纯金百达翡丽表系着黑皮表带”。

在弗莱明看来,奢侈品的穿戴方式也有态度之分,代表不列颠精英阶层的邦德不该穿得像坏蛋们一样浮夸。邦德虽然用美国Ronson牌打火机和富有男子汉气概的劳力士蚝式恒动手表(电影中变成了劳力士“潜行者”),但那是邦德的武器。直到第13部《金枪客》,读者才知道邦德日常穿帛柏丽风衣、深蓝色单排扣西服、白衬衫、黑色真丝窄领带,实用而低调。邦德之所以给人造成奢靡逸乐的印象,得“归功”于电影,特别感谢头几部“007”电影的导演泰利斯·扬。弗莱明最初没有具体写邦德衣橱里有些什么衣服,扬显然也不了解弗莱明,就让肖恩·康纳利的Turnbull & Asser衬衣袖口别上了俗艳的袖扣。弗莱明看不顺眼康纳利扮演的邦德,除了后者的劳动阶层背景和健美先生的漂亮外貌,服装实在是重要的因素。

邦德,詹姆斯·邦德,奢侈品代言人1( 1964年的“007”系列电影《金手指》中,詹姆斯·邦德的座驾阿斯顿·马丁DB5 )

弗莱明自称不喜欢动脑子,对文理学科皆无兴趣,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展览中有他在伊顿获得的7个体育奖章、奖杯,学业上反倒一个都没有。若据此认为他不学无术,那就太肤浅了,不管是早年的吃喝玩乐,还是中年以后的写作,不积极动用灰色的小细胞根本做不好。他曾经说:“为邦德的冒险,我尽了最大努力钻研机械和地理方面的背景知识。”他显然深入研究过奢侈品文化,深谙“物”对于人的吸引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现代设计、工业的黄金时代,汽车、家用电器、火车、飞机的制造技术急速发展,食品加工机、咖啡机、电视、冰箱进入西方普通家庭,彻底改变了生活。相应地,人们的物欲也前所未有地膨胀。对“物”的描写,惊悚小说家惯于摘抄产品说明书,弗莱明却第一个认识到,读者,尤其是男性读者都热切希望了解物品精确的制作过程、尺寸、形状、材质,哪怕这些细节他们过眼即忘。所以他会不厌其烦地写清楚邦德开的宾利车,1933年出厂的,颜色是正派的战舰灰,会事无巨细地描写坏蛋们奢华的服装配饰。1957年出版的《俄罗斯之恋》,开篇是一名男子躺在豪宅的泳池边享受按摩,他身边有一堆“闪闪发光的物品”,其中有“金质登喜路打火机”,“一只刻有波浪形花纹的椭圆金质烟盒,古朴的绿宝石摁扣表明它出自费伯奇”,细致的描述是为了衬托“一块有褐色鳄鱼皮表带的大金表。这是块芝柏牌手表,专为喜爱小机械装置的人设计的,有长秒针,表盘上开两个小窗口,显示着日期和月相”。

弗莱明细腻地罗列品牌和细节,让“007”丛书成为强势的商品宣传推广机器,好莱坞更是将其利用到了极致。Turnbull & Asser当上了邦德电影的衬衫赞助商。Anderson & Sheppard的董事长安达·罗兰说他们扩大了休闲风格服装的产量,“弗莱明小说中的反派角色都很时髦高雅,极懂休闲装的穿着之道,似乎是为了逃脱邦德的追捕”,该品牌的简作两件套套装起价2800英镑。宾利除了赞助电影,还赞助《鬼才在乎》的限量版本,宾利的设计总监说:“由于书中提及邦德开的是宾利车,企鹅出版社便问我们愿不愿意做些设计工作,让限量版图书更有美学意味。”限量版的《鬼才在乎》书页里挖了一个坑,里面放了一辆宾利设计的1∶43的战舰灰宾利车模。这本书能否上排行榜,还要看书中陈列的种种奢侈玩意儿能否符合熟悉邦德生活方式的读者的期待。

邦德,詹姆斯·邦德,奢侈品代言人2( 芝柏腕表“1966” )

50多年过去,“反恐”替代了“冷战”,弗莱明假设的英国的头号敌人——苏联早已不复存在,邦德代言的绅士品位至今仍不落伍。弗莱明列出的购物单在今天尤为实际、实用,即便英国的公共场所已全面戒烟,金质登喜路打火机和费伯奇雪茄盒仍具有存在的价值。2007年,芝柏根据弗莱明上世纪50年代的描述,推出一款圆表盘、全日历、玫瑰金质地,名为“1966”的腕表,售价约1.1万英镑。“1966”并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要表达奢侈品的力量——小说中的政治体系、立场改变了,奢侈品却永存,意义正如一部“007”小说的名字《钻石恒久远》(Diamonds Are Forever)。 奢侈品邦德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