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速

作者:邢海洋

失速0

股市下跌,听到最多的是关于救市的呼吁。如何救?单边印花税和股指期货,两大工具手到擒来,却只是活跃市场的工具,治标不治本。恰好此时传来了工业利润下降的消息,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6.5%,远远低于去年同期43.8%的增速。企业利润失速,交易再活跃,最好也就是增加了振荡,却没有了成长。

利润增长突然失速有偶然原因,比如雪灾因素,电力行业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1.0%。但更多行业显然并不是突发事件所能影响的,其中钢铁行业、有色金属、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分别由去年同期的3.6倍、31%、2.2倍、80.1%下滑到今年的15.9%、1.6%、-0.2%和15.9%。追根溯源,是成本压力使企业利润变得微薄。石化行业表现得最明显,由于国家对燃料油价格的调控,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156亿元转为净亏损206亿元。即使是电力行业,电煤价格高涨也是仅次于雪灾的重要原因,中国电力投资集团2008年煤炭订货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了40.12元/吨,而2007年全年电煤上涨35元/吨。

成本上涨也有好的一面,上游的资源业表现最优异,增速甚至超过去年同期,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61.2%,煤炭行业增长66.8%。但上游的利润显然抵消不了下游企业的损失,我国终端能源用户能源消费的支出占GDP总量的比例在20%以下,并且是能源进口大国,价格暴涨只能加剧整个工业的支出成本。

岂止是能源成本。在天涯社区,一家生产PSP及3G手机终端等娱乐产品的港资企业主贴出了他在深圳面临的薪酬压力。为了节约工资成本,这家销售额8000万美元左右的企业准备关闭香港地区业务的80%,转移到深圳,可在深圳,有些岗位几乎可以达到香港的60%。如果是做代工,在香港招收一个有经验的外贸人员月基本薪水大概在1.7万港元左右,而在深圳是5000港元左右。但这家企业希望购买的技术升值,选择的是自有品牌。做自有品牌的海外销售人员在香港的薪水大概是每月2.5万港元,在深圳,这位老板从大企业挖人,薪水基本上在每月1.2万~1.5万港元。研发人员方面,因为深圳这方面的人才储备比较丰富,薪水要求大多在每月5000~1.5万港元,研发部门迁往深圳,整个部门大概可以省去65%左右的工资成本。这位企业主颇为无奈,深圳的人工成本不断接近香港水平,许多企业被迫要么产业升级,要么外迁。

甚至获益于农产品涨价的农业也面临着农资更大幅度涨价的压力。去年春耕前,复合化肥是90~95元/包,今年已经涨到了160元/包,尿素也有近15%的涨价。农膜、种子和农药也小幅上涨,多数种子价格零售价由去年的20元/公斤上涨至当前的24元/公斤。每种一亩地,投入要比去年多出40~100元。一直处于微利状态的农民春播前表现颇为谨慎,一些地方的农资甚至出现了滞销。正因为此,才有了国家在今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52.5亿元的决定,并且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使他们以补贴购买化肥等农资,确保春播。

企业增幅利润由罕见的40%~50%一下子跌落到10%~20%的水平,似乎是一个谜。但逐个行业分析,还是能发现企业利润变动的轨迹。昔日首富张茵是“两会”期间的话题人物,她掌管的造纸公司玖龙纸业2006年下半年利润曾同比上升69.2%,毛利率由22%上升至26%。可到了2007年报公布的时候,原材料特别是废纸及纸浆成本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整体毛利率从26%降至23.6%,净利润率则由20.4%降至15.8%。报告出台当天,玖龙纸业股价大跌40%,持股超过70%的张茵财富缩水134亿港元,其目前所持股票市值约199亿港元,较去年9月下旬的800多亿港元身家已经相距甚远。纸浆价格急升,造纸业却因为生产能力过剩,攀比着不能涨价,利润骤减。

企业利润的突增和失速,不过是通胀到来前后的自然反应。货币泛滥的初期,每个人都感受到财富的增加,可很快,又发现这不过是纸上富贵。至于从经济周期上寻找这次失速的答案,不妨借用胡鞍钢的研究数据,1977~2003年党代会召开,年经济平均增率10.3%,第二年11.0%,第三年9.3%第四年8.7%第五年8.0%。党代会召开年份会带动经济增长率比正常年份高出3.3个百分点,投资增长率高出18.5个百分点。现在,来自中央的投资冲动消失了,却被地方的冲动所取代,加之奥运会,一个由二三线城市城市化带动的经济周期被拉长。■ 利润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