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474)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图/赵阳 何蔼第一个“破发”股
3月26日,中国太保以28.50元开盘,开盘即跌破30元发行价,成为全流通以来“破发”第一股。而在前一天,太保跌到了30.01元的敏感位置,还给A股的“破发”留有悬念。
直接引起“破发”的是中国太保去年12月发行时的3亿股网下配售股份的上市流通,中国太保的流通量为7亿股,这意味着其流通盘将扩大近五成。中国太保此次解禁的限售股份为442家机构所获配售,其中近20家保险机构配售了9520万股,占全部配售的32%左右,另一配售大户则来自基金。这些投资者都是战略投资者,他们也避免不了购买原始股被套的厄运。
中国太保股价面临的“破发”并不是唯一的,在太保逼近“破发”的同时,中石油跌至18.73元,比起16.7元的发行价仅高出2.03元。此外中煤能源、中国铁建、中海集运等著名“央字头”大型国企的股价纷纷逼近其发行价。
外储大增
据报道,今年1、2月外汇储备增长分别达616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前两个月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60%和9%,其中1月外储增量系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
外储剧增并非贸易顺差引起。据计算,1、2月外汇储备增量分别为当月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之和的约2倍和3.7倍。
一种解释是,今年1月和2月外汇贷款增量分别为170亿美元和214亿美元,其中2月同比多增18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大部分的外汇贷款都以某种方式通过银行换成了人民币,银行再卖给央行,其结果就是增加了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由于人民币信贷投放受限制,且境内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企业转向外币信贷,通过各种渠道变相结汇,进行套利活动。人民币和美元的利差不仅刺激了居民结汇,更刺激了企业套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使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继续升息更加渺茫。
维生素
曾因对高市盈率个股“新和成”重金下注,备受市场质疑的鹏华系基金和华宝兴业基金等9只重仓新和成的基金可以弹冠相庆了,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为2.3亿~2.8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有7.82万元,大约增长了2941~3581倍。
成就新和成“灰姑娘”神话的是其主营产品维生素的大幅度提价,新和成去年9月至今共有5次产品提价公告,维生素E、维生素H、维生素A均一次次提价。
维生素行业几乎为全球几大厂商,诸如BASF、DSM,以及新和成与浙江医药垄断,各个厂商对利润的追求不同,成本也有差异,两者都会导致产品价格的变动。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维生素产品价格下降的唯一重大条件就是,市场出现新的竞争对手。否则,从现有的行业格局来看,市场中各个厂商的份额基本固定,而且大家都不会轻易地打破现有的稳定格局。维生素E,全球约有15%的供应短缺,价格走势表现坚挺;而维生素A,全球供应略有过剩,未来涨幅有限;而维生素H,全球主要供应商集中在中国,供需处于平衡格局。
台湾楼市的开放“红利”
我国台湾地区选举蓝营大获全胜,选后第一个周日,看房者激增,台北顶级豪宅开到每坪(约3.3平方米)200万台币的历史天价,甚至有些个案考虑停盘,重新调高售价后再推出。
选前马萧组合大打两岸开放牌,包括开放大陆投资者到台投资、观光、三通直航等三大政策,这三大政策将为台湾楼市注入强心剂。不少台湾房产业者预期,豪宅、商业写字楼等特殊产品价格将一飞冲天。
马英九提出的新婚首购、生育换屋一生享有两次200万台币房贷零利率,可望刺激人们的购屋需求。而开放大陆同胞来台投资和购屋,更将使台湾房地产需求猛增。在新经济政策的刺激下,企业投资扩张的一个副产品是增加就业人口,也将带动住宅的租购需求。
两岸开放,将给我国台湾带来持久的增长红利。如马英九选前所提出的开放大陆同胞到台观光,每日3000人次的名额,将创造600亿台币的观光收入,其中相当部分将流入酒店等地产设施。
止赎率
美国房产止赎率攀升到了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其结果是,放贷机构将抵债房产变现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它们收回房屋的速度。去年止赎房产的销量仅增长了4.4%,而此类房源的供应却不止翻了一番。
截至去年底,在所有的住房贷款中,大约有2%进入止赎流程,较过去28年的平均水平增长了一倍,创抵押贷款银行联合会自1979年统计此类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止赎高发区是佛罗里达州、内华达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并非所有遭止赎的房产最终都会归属银行,因为放贷机构会和一些借款人达成协议,放宽贷款条款,让他们好歹把钱还上。
止赎率增高意味着二手房市场中将涌现出大量拍卖的房产,预计今年银行转手卖出的止赎房产可能达到48万套,占所有二手房销量的10%,地产市场难以很快复苏。
双币卡
人民币升值大趋势下,在境外消费时用美元消费,再用人民币来还款,可以省下一小笔钱。省钱的诀窍在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信用卡通常有20~56天的免息期,消费时美元还比较贵,还的时候通常就便宜了。以“便宜”的美元,也就是贵的人民币偿还当时消费的贵的美元,自然有利差。
持美元和人民币的双币卡在香港地区交易会有1%~1.5%的手续费,如果在免息期内,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升值幅度超过了1.5%,持卡人便省钱了。
境外消费可以享受升值“红利”,但在境内,虽然商户接收的是美元,但银行经过冲证、还原的处理,持卡人的对账单上收到的这个付款请求仍然是人民币的。这个过程持卡人不会产生任何损失,也不会产生额外的收益,境内刷双币卡美元账户不存在赚钱问题。
逼近7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3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幅走高再破7.03元,以7.0252创下年内第27个新高,单日升值幅度高达184个基点。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幅已接近4%。
人民币在对美元升值的时候,却在对欧元、日元等货币贬值。截至3月25日,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5%,相对于欧元却贬值了1.96%,相对于日元贬值7.09%。
美元的跳水式贬值使人民币不得不升值,处于夹缝中的状态又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埋下伏笔,渣打银行就发布报告,大幅上调今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预测,预计今年的升幅将达15%,至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将达到6.35元。该行此前预测的年内升幅则为9%。
人民币升值长期来看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纵观欧元、日元等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几乎是稳定升值,毫无波动风险。这为无风险套利创造了条件,而15%的无风险盈利预期足以使我国外储超常规增长。 消费理财经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