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理财(473)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3万亿元保险资产
截至2008年1月底,保险业资产总额达2.92万亿元,其中中国人寿可运用资金超过8000亿元。挟持巨量资金,保险业巨头频现投资冲动。如平安入股欧洲富通集团,牵头组团入股京沪高铁,国寿亦曾传出欲入股日本保险公司的传闻。
按照国寿股份2007年三季度报,2007年1到9月,保费占营业收入的70%,投资收益占营业收入的24.3%。与2007年一季度比,公司保费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减少7.6个百分点,投资收益占比增加6.4个百分点。同期,平安的投资收益更占到35.7%。
保费收入占比下降,而投资收益攀高和大牛市有关,是“偶然”的,为随后的业绩增长留下隐患。而若为了扩大投资收益,保险公司通过降低费率的方式增加短期保费收入,提高入市资金量,更可能进一步降低利润。
商品大跌市
美元一贬再贬,贴现率和利率双双下调,按理说,大宗商品应该上涨。也的确,3月18日原油盘中创出111.8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但随后,投机者纷纷在美联储宣布降息前了结,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盘中最低跌至103.23美元/桶。商品市场呈现年内最大跌市。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全盘收绿,19个交易商品无一上涨,跌停的品种多达11个,是今年以来国内期市最大的单日空头行情。
商品市场3月初的暴跌被归因为凯雷投资集团被次级债危机拖累不得不在商品市场上平仓。这一轮则被认为是贝尔斯登引发的恐慌。贝尔斯登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会员,投资者担心资金安全,纷纷撤资。次级债危机造成的市场动荡先波及股市,再波及期货。
大师看A股
对于A股的突然大跌,索罗斯的解释是,这可能是因为中国股市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以一种“不可持续的”速度飙升,“管理层当然希望给股市稍稍降温”。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索罗斯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直言不讳:目前从全球经济角度看,中国无疑是“绝对的赢家”,在接下来几年中,中国经济仍会继续高速增长。
卖掉了美国房产,预言到商品大牛市的罗杰斯近来可谓顺风顺水,看来也套在我国股市之中,但他告诫投资者的是,“投资是要低买高卖”。另外,雷曼兄弟、花旗以及汇丰等国际投资银行的经济学家大都认为,A股大跌无关基本面,也不会对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带来负面影响。
战胜存款的产品
股市跌,而CPI创新高。理财者被逼到死角,此时不求战胜CPI,只求超过存款利率就满足了。信托产品是其中一种,如北京银行近日推出的“心喜”理财产品,期限为451天,预期年收益率为6%;招行“安心回报”短期融资券1号产品,期限75天,产品预期年收益率3.5%。
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低,但灵活性却很高了。一方面银行可根据货币市场利率随时调整操作策略,另一方面,产品期限的选择也很灵活。如广发银行“薪加薪6号”人民币理财计划,它的主要特点是期限短,流动性强,有1个月到5个月5个投资期限,年收益率可达4%~6%;建设银行“利得盈”债券型第8期,投资期限为91天,年预期收益3.35%。
OTC
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的前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滨海新区概念股滨海能源、泰达股份、津滨发展、天房发展、广宇发展、海泰发展和天津港均大幅上涨。
这是一个被称为“目前最具含金量的政策”,涉及金融、土地、涉外经济体制、行政体制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试验内容。尤其OTC市场经由多个城市的竞争,终于落户滨海新区。
OTC(Over The Counter)市场,又称“柜台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统指在交易所市场外进行的证券交易,其具体形式不是常设的市场而是一个投资网络。在柜台交易市场中,证券经营机构一般发挥做市商的作用,既是交易的组织者,又是交易的参与者。证券投资者通过柜台或面谈、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与做市商直接进行证券交易。OTC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没有规定的交易产品和限制,主要是交易对手通过私下协商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易。场外交易主要在金融业,特别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十分发达的国家。
贝尔斯登清盘
3月17日,摩根大通宣布将以94%的折扣,合2美元每股收购贝尔斯登。美联储则批准为摩根大通提供300亿美元借款用以收购。作为补偿,摩根大通接受贝尔斯登300亿美元的“低流动性”资产。同时,美联储下调窗口贴现利率,从3.5%下调至3.25%。随后,美联储又大幅降息0.75%,使基准利率降低到2.25%。美联储还做出了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承诺:“为了拯救华尔街金融公司,美联储未来提供的救市贷款将没有上限。”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足以说明美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远超过1987年股灾,甚至超过互联网泡沫破裂。
3月12日关于贝尔斯登可能陷入流动性危机的谣言开始蔓延。两天内,贝尔斯登的客户抽离资金170亿美元。贝尔斯登资产有5000亿美元,但是资本金才3%,如果损失超过了3%,公司就一钱不值。除了次级按揭贷款上的损失,建筑业贷款上的巨大坏账更是贝尔斯登遭抛弃的原因。危机接踵而来,美国很多建筑工地陷于烂尾状态,次级债之后,一个巨大的黑洞又显现出来。
“挤兑”基金
跌破4000点,连投资策略颇为保守的基民们也坐不住了,据说,一家基金公司一天就被赎回20亿元。尽管传闻可能言过其实,但通常,基金每天的赎回量是几百万元,现在却达到数亿元。最长线,其实也是最没经验的投资者感受到了恐慌。
新基金的发行也遭寒流。今年已经有8只股票型基金先后发行,其中已完成发行的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国投瑞银成长优选、建信优势动力分别募得金额为31.5亿、28.7亿、43亿元,分别是其募集资金上限的14.3%、28.7%、71.7%。一只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第一天仅有不到4亿元的募资额,去年一天募资上百亿元的场景却比比皆是。
基金的助跌还在于基金的分红期临近,3月31日是基金2007年度报告披露的最后截止日。在披露年报时,契约中规定强制年度分红的基金,要一并公布年度分红公告。但目前拟大比例分红基金的股票仓位依然很高,很多基金还没卖出股票腾出现金,据预测需筹资多达千亿元。 消费理财投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