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图书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江苏 小佳

我工作在一个大型公共图书馆,新馆开张后,始终就让人觉得不对劲。那是一种场所和人极其不协调的不对劲。

一个时尚的外壳,里面除了书以外还该放置些什么样的内容呢?有人想,图书馆应该是高雅的地方,于是,一架代表高雅的三角钢琴就置于大厅中央了。沙发,最初也是皮的,试运营时,我们大批人马还没搬进去,沙发就被无情地割损,“蹭空调一族”就睡在上面尽情舒坦,不得已才改放木制长条椅。

今年春节,馆里策划者提出,连续两年领到馆里新春贺卡的(每天限发50人)读者可换取纪念品一份。于是大年初一到初六,天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人来排队。今年的天奇冷,看见人聚多了,保安怕出事,就提前把50个号发出去,领了号的有的就回去了。结果就为这事,几位后来者一直吵到中午都不肯罢休,说没看见有50人兑现,怀疑有猫腻。我看馆里策划的趋向是超市经营模式,所以才导致了这种局面。近三五年的五花八门的小说、杂志,还有一些炒股制胜之类的书籍是新馆的主要收藏,都看完还是要些时间的,只是苦了那些真想从这个国家第三大图书馆里寻宝的和搞科研的人,他们常常感叹:可借阅的图书仅限于近三五年的,国家花这么多资金,却没有在老馆里可借的书目多,范围广,岂非怪事?

想起20年前,老馆虽小却为清净之地,充满书香。现在一到周末就有人拿着喇叭带队参观,此队乘电梯上行,彼队乘电梯下行,好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好一处旅游胜地啊!想到这些,我就疑惑,该喜还是该忧。 图书馆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