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老谢​印花税0

随着股市持续低迷,呼吁印花税改革的声音日渐高涨。去年“5·30”暴跌正是始于印花税上调,市道低迷之际,投资者同样将希望寄托在印花税身上,小小的印花税似乎成了决定市场走向的重要筹码。

印花税是一个古老的税种,最早诞生于1624年的荷兰,当时的统治者希望扩大税收又不引发民怨,看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因交易而产生很多合同、凭证之类,于是决定对这些合同、凭证征税。税率很低,但是覆盖面很广,所以最终汇集起来也很可观,老百姓对印花税也并不反感,缴纳一笔不高的印花税之后,意味着合同或者凭证得到了政府的承认。因为要在合同上贴上类似邮票的税票,有如贴花,印花税之名也由此得来。

我国税法规定,对证券市场上买卖、继承、赠与所确立的股权转让依据,按确立时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金额征收印花税。自2007年5月30日上调印花税之后,我国现行的股票印花税率为双向征收3‰,也就是买进卖出都予以征收。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并非国际惯例,出于资本流动性的考虑,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都不征收股票印花税。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均为免收,其余征收股票印花税的国家,大部分的税率在1‰左右,而实行双边征收的只有中国(包括香港地区)和澳大利亚。香港地区市场也正在考虑减免印花税,今年2月中旬,香港证券交易所主席夏佳理表示,全球市场经验显示,取消交易印花税有助于刺激金融产品买卖的成交量,这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故希望香港地区财政司司长于本财政年度考虑取消印花税。香港地区市场目前的印花税率为双边征收1‰,内地市场目前双边征收3‰的股票印花税,可谓名副其实的世界最高水平。

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将印花税率从1‰上调至3‰,2007年全年实现印花税2062亿元,与2006年的181亿元相比,上涨幅度超过10倍,股票印花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占比从2006年的0.51%上升至4.05%。能在整个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4.05%的比重,股民们也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加上券商佣金,去年投资者缴纳的手续费超过了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之和,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声称中国股市是一场零和游戏。

其实,以上市公司利润和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股市是零和游戏的场所,这是一个有些牵强的理由,股市零和游戏的含义不在于此。不过,在越来越多投资者陷入亏损之时,高额的印花税和券商佣金多少有些不合时宜,正应了那句俗语,挖金矿的不如卖铁锹的。我国目前征收全球最高的印花税率,多少有些保护卖铁锹而漠视挖金矿之意。

对股票交易征收印花税,除了获取税收这一本意,通过调高或调低印花税率来调节股票市场也是目的之一。在我国股市创建之初,印花税就是单边征收,即只对卖者征收,后来为了抑制过热的市场,开始改为双边征收。从1990到2007年,印花税历经10次左右的调整,市场高涨时调高,市场低迷时调低,税率从1‰至5‰不等。1991至1997年,印花税从3‰逐次上调至5‰,1998至2005年,印花税从5‰逐次下调至1‰。最近的一次调整则是2007年的5月30日,从1‰上调至3‰,回顾印花税的历次调整,每一次都给市场走向带来较大影响。

印花税的调整其实并不只是简单调低或者调高,比如可以采用单边征收,只对卖方征收,可以鼓励投资者长线投资,一定程度抑制短线炒作。或者按照持股时间的长短征收不同税率,长时间持有者少收甚至不收印花税,也是鼓励长线投资之意

降低印花税税率,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减轻投资者负担,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去年2062亿元的印花税为例,如果改为单边征收,可以为市场提供约1000亿元的资金,相当于新发10只规模百亿元的基金。不过,股市最缺乏的永远不会是资金,对投资者而言,印花税调整背后传递的政策信号才是关键所在。“5·30”的印花税上调之所以引发如此暴跌,印花税本身的抽血效应其实不是重点,投资者真正恐惧的是管理层的政策意图,暴跌之后管理层开始做出各种表态安抚投资者,市场很快企稳并一路上升至6000点。股市本轮调整至4200点附近,正好接近去年“5·30”之前的水平,而随着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在同样的点位上,估值水平比当时已经大幅下降,投资者对印花税改革的期盼也由此高涨。 股票交易印花税印花税股票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