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城的吟游诗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陈晓帆  摄影/Ricardo Labougle​黑金城的吟游诗人0( 毕肖普的家像座堡垒,看得见巴洛克风格的小镇 )

上面节制的说明性文字是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为出售她的房子而拟写的广告。终生在流浪、迁徙的毕肖普1952年到了巴西,犯哮喘病差点死去,多亏旧交罗塔细心照料得以康复。婴儿时期就失去父母之爱的毕肖普爱上了罗塔和巴西,停了下来,一住便是20多年。最初,毕肖普住在里约附近的山区小镇佩德罗波利斯一栋现代风格住宅里,住宅是罗塔设计的,她是景观设计师。毕肖普早已习惯于在各种地理范围内的南方和北方之间迁移,在巴西她不断云游于山区、平原、亚马孙河谷,1965年搬到了黑金城。

毕肖普第一眼看到她后来的家时,那老房子几乎已成废墟,屋顶都塌了,只有石头垒的墙基还在。她却觉得“它是黑金城最美的景致,像只大龙虾把它的尾巴弯出一个恰当的弧度——那儿正好是厨房”。厨房是12间屋子中尚存的完整房间,住着一位80岁的当地人,毕肖普叫他“土地公公”,“鸭子、母鸡、肥猫都坐在他的床上”。毕肖普给友人的信件中写道:“它是城里最古老的房子之一,有神秘的楼梯、平台和地下室——那儿是淘洗金沙的地方,传说还埋着金子……”

金子不过是传说,但房子的真实历史仍令诗人遐想。它的建造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那个淘金时代。这里薄薄的土层下富含金矿,“Ouro Preto”即是葡萄牙语“黑色的金子”之意。探险家或者说盗匪们冲到这片穷乡僻壤寻找黄金和宝石,抓捕印第安人做奴隶,不到30年黑金城从小村子变成美洲最大的城市。人们忙着挣快钱而不愿从事农业生产,以至于物价涨到荒谬的地步,最珍贵的商品当属牛。生牛皮跟着物以稀为贵。当地的印第安人把生牛皮割成绳子,将木材绑在一起建房,牛皮涨价后,不适合再当建筑材料盖房子用。毕肖普的房子也没能用上生牛皮,是用石材修的。房子依着陡峭的山势而建,从院子里看它高踞在悬崖上,像座军事堡垒。

买下房子后,毕肖普拿出积蓄对宅子进行修复和装饰。从一封信中得知她“请一位老工人坐在地板上,用上好的竹篾编织顶棚。编好后,他们会把顶棚刷成白色——就像18世纪初建成时的样子”。整栋房子恢复了巴西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正对着大路的墙面上开了三扇窗户和一道厚重的木门。毕肖普在大门上方装饰了瓷漆装饰板,写有“玛丽安之家”,以此向她的引路人、挚友,美国诗人玛丽安·摩尔(Marianne Moore)致敬。毕肖普爱在自然中徜徉,大自然给了她诗歌创作的灵感,因此她对景观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房子面向城镇的那一面依着悬崖地势设计了宽大的阳台、回廊,足不出户便能拥抱自然,将巴洛克风格的小镇尽收眼底。

毕肖普的诗歌朴素、谦逊、节制,她的家居装饰也如此。另一方面如批评家海伦·文德勒所说,参观毕肖普的寓所犹如阅读她的一首诗,每个细节都非常别致考究。她以白、红、明黄三色为室内室外的主色调:雪白的墙壁,红色的屋瓦,木质的门、窗也用红色勾出边框,里面填上明黄色木门扇、木窗板——这也是18世纪巴西乡村建筑的典型风格。室内,一任拼成天花板、地板的尺寸不统一的浅色木条袒露着;地板上没有铺地毯,日子久了地板上擦出累累痕迹;墙壁只涂白,少有装饰,黄色木窗板向内打开贴在壁上,窗框里是青山绿树,都是好画。起居室的一面墙上,特意留出一块正方形没有抹上白灰,露着墙体结构中有疤痕的木材和泥土,毕肖普说它仿佛是观看过去的一扇窗户。

​黑金城的吟游诗人1(  2. 厨房 )

除了寥寥几幅绘画作品,毕肖普的房间里几乎见不到纯粹装饰功能的家居用品。起居室那个在新英格兰定做的锻铁炉子前,两张蓝色的沙发,一把“现代家具开路先锋”迈克尔·索奈特(Michael Thonet)的摇椅,一对“巴西家具业的创建者”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Sergio Rodrigues)设计的现代风格的扶手椅,此外几个本色老柜子,表面已经被一代代主人的手摸得光亮水滑。通向阳台的厨房里,药房淘汰下来的橱柜放瓷器正好,窗边的早餐桌上常有自家院子里长的各色应季蔬果,那么铺一方细格桌布就可以了,餐具也只是白色瓷盘和银质刀叉。厨房的窗边,挂上一串银质的物件,它们是烹煮巴西咖啡所用的器具。她认为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已经具备了装饰性,何必再多此一举。

巴西的那段岁月,毕肖普自认为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她喜欢在巴西的厨房里烹调食物,她说,手里忙活着诗的灵感就来了。1967年,她回到美国去哈佛大学教书,还保留着黑金城的房子,作为精神归宿,时常回来小住。对于并不富裕的她,长久保有异国的房产显然不太现实,她考虑卖房。可是直到1979年,毕肖普在波士顿猝逝,也没有出售房子,可见她是很舍不得的。毕肖普有首著名的诗名为《一种艺术》,里面写道:“我失掉两个可爱的城市。更远一点/两个我拥有的王国,两条河,一片大陆。/我想念它们,但这不是灾难。”可以想见,毕肖普是以怎样一种情绪来书写前面那份租售广告的。她是个好诗人,可真算不上好商人。

​黑金城的吟游诗人2( 起居室 )

这栋房子现由毕肖普在黑金城的老友琳达所有。琳达一直让房间保留着毕肖普居住时的原貌,连家具都没有挪动过。

​黑金城的吟游诗人3( 3. 主卧 ) 家居吟游诗人吟游伊丽莎白·毕肖普诗人金城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