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22万元老照片的价格成本分析
作者:曾焱( 《溥仪、婉容与威林顿夫妇、庄士敦合影》,银盐纸基,27cm×21.4cm,成交价22.4万元。刊登于1926年10月30日出版的第33期《北洋画报》中 )
历史老照片的价值,在它年代久远和可能发生的永久消失,在记录者的名气,也在记录的人和事能为大历史留下多少细节。一张溥仪、婉容与威林顿夫妇、庄士敦的合影,一周前在2007年华辰秋季影像专场上拍出了全场最高价22.4万元,这个价格基本体现了一张珍贵老照片的价值组成。
常在潘家园市场上淘货的人都知道山本赞七郎。这个日本人和中国清末民初历史瓜葛比较深,那是另外一段故事。单纯从摄影师身份查证,他在行内是有很好口碑的,否则溥仪也不会将他从北京请到天津,为一次重要会见立此存照。山本在甲午战争后移居到北京,在今天王府井霞公府地段开办了北京的第一家照相馆。徐柯在《清稗类钞》中记载了山本赞七郎应诏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中拍摄“簪花小像”的事情,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所得巨额赏金,“已许以千金之赏矣,内廷传谕又支二万金”。就算不再经营山本照相馆,有这笔钱也衣食无忧了。记载如果无误,这次拍照时间应该在1900年前,山本为慈禧太后拍了她平生第一张照片,在他之后才有留洋贵族子弟勋龄做了慈禧的专职宫廷摄影师——勋龄是德龄和容龄的哥哥,同时进宫,名气却没有两个妹妹那么大。
这张照片最重要的价值还不在摄影师,而是它作为历史佐证所呈现的每一个细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签名。合影1926年摄于天津张园。据送拍的天津藏家透露,1926年10月30日出版的第33期《北洋画报》上刊登过这张照片,可见在当时传播很广。照片上有溥仪亲笔签名:“威林顿伯爵惠存”,落款“宣统”,说明这应该是第一版洗印中的一张,不单具有历史价值,从保存早期洗印技术的层面上看也很珍贵。照片是静态的,却可以从中考证出很多画面之外的历史背景。1924年溥仪逊位,一年后日本人秘密帮他从北京跑到天津,张园是他第一个“行宫”。溥仪想要复辟的心情在1926年变得急迫,他频繁向国内外各方势力寻找支持,经常在家里会见来访的美、法、德、意等国官员,但来客多数是对他逊帝的身份感到好奇,过后并无实质性帮助。1926年10月,溥仪与婉容在张园和加拿大总督威林顿夫妇的会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当天不止拍摄了一张合影,在另一张公开发表过的照片上,5个人都站在花园里,但服饰没变,表情也很愉悦。溥仪可能从客人那里得到了某种空洞的许诺和安慰。溥仪在张园居住期间拍过不少照片,和婉容合影,和清朝遗老遗少合影,但背景都比较模糊,很少有照片能够看到张园的全景。山本拍的这张合影却对人物和环境都有非常完整的交待:张园的主建筑是一幢古罗马砖石结构的两层洋房,花园大而开阔,中式凉亭前面有西式喷水池。如果要描述张园的历史面貌,这张照片也可以作为一个依据。■
日本人拍摄的民国老照片
山本赞七郎拍摄北京风光比较早,量也大,那个时代的北京明信片几乎都用他的作品,所以在旧货收藏市场上和他有关的旧照片、旧明信片,价格都会拔高较多。即使是在民国时候,他拍的照片也卖得很好。1923年7月3日,鲁迅在日记中记:“与二弟至东安市场,又至东交民巷书店,又至山本照相馆,买云冈石窟写真十四枚,又正定木佛像写真三枚,共泉六元八角。”可见他的照片作品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也很有市场。华辰拍卖会上另有一件日本人在1930年拍摄的《亚细亚大观册》,共102张照片,只成交了1.9万元,约合单张170元,这属于民国老照片的正常市场价位,摄影师佚名,洗印无限量标注。2000年前后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淘换这种老照片,价格更低,品相好的单价也只要六七十元。
老照片市场上出现这么多日本人拍的中国民国景物,其实和日本战前在中国进行各个领域的学术调查有很大关系,或许还有更深的隐情。收藏者既然花钱购买这些照片,就应该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从上世纪初到日本侵华之前,日本派出了很多探险家和学者,再中国各地收集天文、地理、矿产、森林、社会和历史变迁方面的资料,同时通过出版和在媒体发表,吸引日本人对中国的兴趣。根据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档案资料,山本赞七郎所拍的北京、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系列,存留下来有891幅,日本学者整理了详细的资料目录,将它们全部发布在网络上。山本的这些照片,只是战前日本方面对中国进行研究调查所拍的资料的一小部分,据日本有关方面发布的数字,由学术机构保存的类似照片总数在6000张以上。这些照片几乎都以调查研究为目标而拍,并非出于单纯的摄影目的。上面提到的《亚细亚大观册》里,其实是当时在大连出版的《亚东印画辑》的照片册,每月围绕特别主题发行照片十张,从1924年一直持续到1942年,内容主要时东三省和朝鲜、蒙古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每张照片都附有详尽的日文说明。在国内的收藏市场上,这类照片有一定数量但面目零散,如果有人进行系列收藏,也许能多一些历史研究价值。■
( 在20世纪初期,很多关于中国偏远地区的风土人情照片都出自外国人的探险经历。图为华辰拍卖的另一张1911年旧照片《藏族喇嘛和他的弟子》,摄影者为美国人路德·那爱德 )
( 日本人1930年拍摄的《亚细亚大观册》(102张),多数照片约10cm×15cm,成交价1.9万元 )
( 在山本赞七郎之后,勋龄做了宫廷摄影师 )
( 孙中山、黄兴、戴季陶等人与日本企业家在上海正金银行的合影,13cm×9.1cm,作者佚名,1913年摄,成交价8960元 ) 历史成本日本人张园万元一张军事历史22溥仪分析价格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