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时代的狄更斯
作者:娜斯( 大卫·蔡斯 )
<p "="">大卫·蔡斯(David Chase)生长在新泽西一个意大利裔家庭,从小就梦想当摇滚乐队鼓手和拍黑帮电影。可是从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和斯坦福电影系研究生院学习之后,没机会进电影界,逐渐以编写和制作电视剧为业,终以《黑道家族》为美剧开拓全新风景。《黑道家族》落幕时,他表示对电视已经厌倦,想去拍电影。他说以前一直没有机会进入影圈,做电视是为了赚钱,《黑道家族》做得很过瘾,但是既然名利双收,也就到此为止了。
的确,电视是个更容易赚钱谋生的地方,但是好莱坞传统毕竟还是电影地位更高一等,尤其是导演和演员,能在大银幕上施展一番,仍然是更高的梦想。但是虽然电影圈和电视圈联系千丝万缕,从小荧屏跨上大银幕却并不那么容易。乔治·克鲁尼以《急诊室的春天》医生一角成名,没演几季就退出,华丽转身成为影坛一线男星,属于最成功的案例。而同样以热门剧《纽约警察》走红的男星大卫·克鲁索,也在该剧热播中途退出而去追逐电影梦,却始终未能在影坛发光发亮。更有如詹尼弗·阿尼斯顿这种因热门剧而被定型的明星,在《老友记》结束之后进军影坛,也始终没有一部电影取得真正突破。
但其实对蔡斯对自己的电视成就不满足,不少人会说:何必?举目当今美国影坛,质量能媲美《黑道家族》的黑帮片可以说根本没有。黑帮电影在《教父》一、二集、《盗亦有道》等科波拉·斯科塞斯那帮人创造的巅峰之后,早就走入低谷了。昔日演教父的德尼罗,现今也在喜剧电影里玩玩闹闹嬉笑人生了!而真正继承并延续黑帮片传统的,一个是一些香港地区电影,一个则是HBO的这档《黑道家族》电视剧。该剧落幕时,其出人意料的戛然而止的开放式结局令观众措手不及,甚至造成了《黑道家族》故事发生地的新泽西州“粉丝”上街抗议,扔瓶子,砸车,放火的骚乱场面。而这个结局也在媒体上引起一片骚动,不过倒是一致叫好,说这令人捉摸不透的结尾对了。蔡斯自己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安排自己和手下人去外国度假,根本不露面解释。对于说他蔑视观众的说法,他坚决反对,他说他的剧需要观众自己猜测好多东西,实在是看重观众的智商。
如同《教父》的雅俗共赏,《黑道家族》在美国的观众也是包揽知识分子和动作片影迷。这个黑帮家族的连续剧,剥去了“教父”的光环,让我们看到黑帮老大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挣扎,以及一个黑道家族的没落——其中最逗的是黑帮老大整天要看心理医生。如果说《教父》象征了上个世纪的美国神话,《黑道家族》则是这个神话的解体。普通观众觉得他们在这个黑帮家族的日常生活中看到了自己,而知识分子说,这个剧“也许可以视为寓言西方的没落以及文化、经济、政治变化中的新世界中美国超级权力的终结!”或者是“没落黑帮世家的出色写照,其谋略和腐败与企业犯罪、国际恐怖活动或政治丑闻相比不过算小儿科”(《沙龙》杂志)。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曾经得到过《黑帮家族》这么高的评价,它已被视为如同《推销员之死》、《欲望号街车》、《教父》一样的美国文化风景线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其实不仅仅是《黑道家族》,当今不少一流的戏剧都是在电视上,其对当代话题的紧跟,对人物刻画的深度,可以说都超过了很多电影作品。如跟《黑帮家族》前后期的《白宫风云》,通篇讲政治,对严肃政策话题没兴趣的观众根本不必看。如《六英尺下》,以殡仪馆为故事背景,探讨生老病死的话题,让人佩服HBO敢于选择这样的题材。还有诸如《欲望都市》可谓都市熟女的一面旗帜,《宋飞正传》把情景喜剧做成幽默精品,而动画片《辛普森一家》和《南方公园》则是早过迪斯尼阶段的成年人动画剧。
( 《黑道家族》 剧照 )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好几个。好莱坞大片越来越科技化,与电影观众越来越青少年化互为因果,好莱坞大片越来越重视视觉特技而忽视剧情与人物,使得供成人观众选择的电影越来越少。面向成人观众的艺术电影和话剧又毕竟小众,所以给了电视剧一个空间,制作出一批面向高教育成人观众群的既好看又触及严肃主题的品质作品。并且,也因为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年轻化、动作化,使得一些明星在一定年龄之后反而回流电视,尤其是女明星,有了家庭之后更愿意选择时间场所都很规律的电视剧演出。另一方面,因为电视剧的成人题材多,对于明星年龄的限制也比较小,《欲望都市》、《疯狂主妇》、《口红丛林》都是很好的例子,让40岁的女星大红特紫的电影毕竟没那么多。
另外,对编剧来说,如果有长篇大论要说,电视剧当然也比动作片更适合发挥。电影终归是导演的作品,到了动作片就根本是科技至上,编剧完全是为导演和制片服务。而只有在电视剧行业,编剧的个人特征才能被人识别和记住。加上报酬颇丰,所以电视编剧也的确吸引了比以前多的高级人才。大卫·蔡斯满心想搞电影,瞧不起电视,可是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严重瞧不起电视上的大路货,当他进入电视领域,抱着以每一集都是一部短片电影的标准,为电视剧带来一种新意和突破,也让他成为当今美剧圈的风云人物。
( 电视剧《死木》剧照 )
一流美剧的金牌编剧很多都有类似蔡斯这种精英背景。《急诊室的春天》创意人我们比较熟悉,是那个畅销小说和《侏罗纪公园》作者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他是哈佛医学院毕业。《律师俏佳人》、《波士顿律师》的创意大卫·凯利是毕业于普林斯顿和波士顿大学法学院的执业律师,因为被请去做《洛杉矶律师》的顾问而一发不可收,自己成了编剧和制片。而《纽约警察》(NYPD Blue)的编剧大卫·米尔奇(David Milch)更传奇,他毕业于耶鲁英语系,是美国名诗人罗伯特·潘·沃伦的入门弟子,又跟小布什属于一个耶鲁兄弟会,本来已经为逃越战兵役上了耶鲁法学院,可是被发现吸毒,跟警察打架,第一天就被耶鲁法学院给轰出来了。本来想当小说家的他,跑到爱荷华写作班去念了个硕士,后来又回到耶鲁英语系教书,帮沃伦编美国文学选集,做过伊迪丝·华顿的研究等等。偶然被他的一个耶鲁室友拉去写了两集电视剧,结果一发而不可收,从耶鲁讲师变成了好莱坞名编剧(用他的话说,当时他要结婚,又吸毒弄得特缺钱,写电视剧又被人称道,就下海了)。他的《纽约警察》是电视剧中的开拓性作品,主角警察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人物,有他自己心理搏斗的影子,也有他父亲——一个名医,同时也有很多心理缺陷——的影子。美国的三大电视台上播映的剧集都是有很多条条框框限制的,而《纽约警察》里出现了以前不敢用的脏话,出现了酗酒问题,出现了婚外恋等等,在当时都是前所未有。大卫·米尔奇以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身份,却特别爱写粗话,但是他又有文化全景观。《纽约警察》之后,他的西部剧《死木》三季之后被HBO撤下,引起该剧“粉丝”的抗议。这部剧集有颠覆好莱坞西部片神话的意味,米尔奇说他以前不特别是西部片迷,为此剧做研究的过程中,越看材料越知道真正的美国西部开拓过程跟好莱坞版本完全两回事。他也不是刻意去颠覆好莱坞西部片,而是因为他自己并不熟悉那个传统,所以做出来的东西自然跟那个不太一样。
米尔奇的编剧过程也不是自己闷头写,也不完全算口述,而是给一帮人说书,把每个角色都恨不得演一遍。听众是他手下的编剧、打字员等,打字员把该记的都记下来,而他手下的编剧则随时准备听从他的指令,或者是先把他的构思写一段他再修改,或者给他说的提意见。这估计跟他当过英语系老师有关系吧!
( 电视剧《死木》剧照 )
其实好莱坞的黄金时代,美国作家触电的例子大有人在,福克纳、菲兹杰拉德、多萝西·帕克等都曾经出于赚钱的目的在好莱坞写过剧本,但是最后双方皆不欢喜。电影这个媒介实在是属于导演的,剧本完全不是最终产品,不是编剧说了算。而对于米尔奇这种也算出身文学界的编剧来说,电视剧给了他个人比较大的空间,让他能在一部长达若干年的剧集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声音。正是自他之后,电视界开始有了“作者电视”的提法。
在他之后的蔡斯,以《黑道家族》又更上层楼,是因为他认为,无线电视网上的电视剧都不够个人化,讲的都是律师、警察、医生、法官、总统——都是社会机构和社会角色的故事,而他讲的故事虽然是黑帮故事,但是具体的事儿就是根据他自己家的事儿,是非常个人的故事,所以更贴近真实。另外,他也不满美国电视以说话为主,学电影出身的他希望剧集注重视觉风格,也有些诗意,而这些,他都在《黑道家族》中予以实践。
( 编剧大卫·米尔奇 )
美国三大无线电视网的节目限制很多,咱这边是有领导管,他那边是有广告客户管。面向主流顾客的大公司,价值观等都要迎合主流社会,他在你的节目中做广告,你说了什么过火的话犯了什么忌他就会担心自己形象受损,所以条条框框也多得很。他虽不是你的领导他却是你的金主,所以电视台绝对受制于这些广告客户。而无线电视如HBO是收费观看,收入来源不完全靠广告,所以第一插播广告少,第二观众收入层次高,要比三大电视台的节目相对自由,质量也高。《黑道家族》、《六英尺下》、《欲望都市》这类受好评的电视剧,都是在HBO才能播出,所以有线电视可以说是电视节目的突破口。NBC下属台曾经买了《欲望都市》重播权,就得剪成洁本播放,这个“色戒”式的洁本对于看过原版的人来说特别好笑,还不在于敏感场面被剪,而是一些词语得用另一些词来代替——看这版本成了看编剧有什么高招,把原词换了却又不至于太影响原话的好玩过程(美国电影在电视上播脏话等等都要换词)。
像大卫·米尔奇这种常写警察之类题材的,能不触及些阴暗面、骂人话之类的吗?《纽约警察》落幕后很自然地也跑到HBO去了。不过他在HBO做的《死木》只播了三季,以冲浪为题材的《来自辛辛那提的约翰》也只播了一季,其中《死木》颇受好评,而他的正在发展的又一警察秀正让人拭目以待。
( 《纽约警察》 剧照 )
电视相对于电影来说,虽然可以非常流行容易家喻户晓,但是电视节目的即时性太强,不太容易留下来,试想今天还有谁会去看六七十年代的电视节目或电视剧?但是另一方面,电视剧的制作已经越来越精良,手法更多样,加上叙事的精彩,确实有不少可以比肩一流电影,碟片也给了他们更多保留和流传的机会,也是这几年美剧开始在中国也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长篇连续故事是个最古老的传统,最开始是听说书说唱,狄更斯和金庸时代是看小说连载,在今天这些形式就转换成了电视连续剧。狄更斯活在今天的话,估计会是电视剧名家?起码可以这么说:按照狄更斯达到的效果和成就为目标来编写和制作电视剧,总没错吧。■ 编剧犯罪电影犯罪电视剧恐怖电影黑道家族狄更斯爱情电视剧剧情电视剧教父影视电视剧欲望都市美剧时代剧情片美国电影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