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污水处理站的背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张寒冰)
每天早上,我都不能开窗,因为总有一股浓重的化学品气味刺进鼻孔。听同事说,我已经很幸运了,因为我房间的窗口没像他们那样对着一条令人窒息的臭河。
我在一家新建的色织工厂上班,染色和整理是重污染型企业,国家对污水的治理也在花大力气,所以厂里对污水处理很重视。离厂不远有一家污水处理站,我厂的污水将来也准备来这里集中处理。这个污水处理站原属某集团投资兴建并且已经运行,但因为国家对长江沿岸的污染问题高度重视使其没有了以前的“操作空间”,技术水平和设备不够高效,愿意缴纳处理费的工厂少之又少,所以该污水处理站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政府将此污水处理站买了下来,表面上说是为了环境保护,而实际情况却是:当地政府从上一级申请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环境治理费用,只花了几分之一购买了这个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在政府的操持下,果然开始盈利。原来,没有检查的日子,污水几乎不加处理就直接向外排放;一旦说有检查,就会注入大量清水来中和污水。结果,既赢得了环评组织的评定合格,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盈利”。
但周围百姓,呼吸的空气是化学品气味;吃的鱼是从被染成好几种颜色的河里捞的;啃的甘蔗是用这种水浇的;喝的水是从深水井打的,同样有怪味。 背后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