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亭图》身后事
作者:曾焱有文字记载的3件傅抱石《兰亭图》
说《兰亭图》,先要说“故实画”。在中国古画里,“故实画”是常见的一种题材,多从文人雅事或者诗词中取来意象。有些题材如“竹林七贤”、“兰亭雅集”、“西园雅集”,从魏晋到明清,不同朝代的名家都有同题画作留下来,成了传统绘画的一道“命题作文”,高人总想进场一试。
现代名家里面,傅抱石对“故实画”涉猎最深,他这类题材的画作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居重庆西郊金刚坡时期。傅抱石在1942年“壬午重庆画展自序”中曾提到:“我搜罗题材的方法和主要的来源有数种,一种是美术史或画史上最重要的史料,如《云台山图卷》。一种是古人(多为书画家)最堪吟味或甚可纪念的故事或行为。这种,有通常习知的,如《赚兰亭》、《赤壁舟游》、《渊明沽酒图》、《东山逸致》等,题材虽旧,我则出之以较新的画面。”傅抱石对兰亭修禊的题材考据尤其详细,他在文中分析了北宋李公麟、刘松年和明代仇英的《兰亭图》在人物设置上的差异,“参加兰亭集会的人物,有画42个的,有画27个的,这因为王羲之当时没有记下到会的姓名,所以那位是谁,究有多少,无法确定。我是大约想,画33个人,曲水两旁,列坐大半。关于服装和道具,我是参考刘松年⋯⋯”傅抱石数次画《兰亭图》,但目前有文字记载的仅3件:1942年10月《傅抱石壬午重庆画展》上陈列过的那件《兰亭图》,没有图片资料存世,研究者认为应该是他在自序中提到的那件,画33人,服装道具参考刘松年画作。1945年7月25日画的《兰亭修禊图》立轴(133.5cm×44cm),有36个主要人物,侍从8人,傅的女婿叶宗镐在所著《傅抱石年谱》中记载这件被台北私人收藏的作品。1956年12月31日完成的《兰亭图》横幅(60.8cm×100.2cm),现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李一氓旧藏《兰亭图》首次露面
北京永乐拍卖公司11月初即将拍卖的《兰亭修禊图》手卷,落款1945年10月10日。这件傅抱石《兰亭图》为第一次公开露面,它的出处自然成为关注点。查看《傅抱石年谱》,对1945年10月10日这天只记了傅抱石作画《金刚坡麓》,没有提及《兰亭修禊图》。永乐在向媒体做展示的时候,也说明此手卷目前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但收藏出处明确,整幅作品用笔从容、落墨有韵。永乐书画部负责人证实手卷为老一辈革命家、鉴藏家李一氓生前旧藏,他们直接从家属手中征集而来。《李一氓回忆录》中曾写到,郭沫若、邓拓等文化名人都是他收藏的圈中好友,50年代初期经常聚在一起交换藏品,赏玩考据。郭沫若和他的交谊并不只在书画爱好方面,1927年郭沫若入党,李一氓便是两个介绍人之一,另一位为周恩来。根据回忆录资料,20世纪50年代也正是郭沫若将徐悲鸿、傅抱石等画家介绍给李一氓认识,后来成了朋友,1963年李一氓担任中国驻缅甸大使期间,请傅抱石为使馆作过一幅巨制大画。
手卷全长3米多,左上方以小楷题录王羲之《兰亭序》全文,卷尾汇集了中国近现代5位书画大师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朱屺瞻和唐云的长题。徐悲鸿的落款在1945年秋重庆,和他题跋傅抱石另一件手卷《丽人行》的时间十分相近。其余几人的题跋时间则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从所写字句看,他们都是作为朋友,先后被李一氓请去观赏这件藏品,并应嘱留下看画的观感。比如落款“壬戌三月刘海粟年方八七”的题跋中写道:此卷虽高不盈尺,长不盈丈,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一一辐辏。等到预展和拍卖开始,对这件《兰亭修禊图》的价值估计会有更多讨论。■
“兰亭修禊”和“赚兰亭”
同样是画兰亭故事,其实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题材。一题为“赚兰亭”,取的是传说中唐太宗遣御史萧翼假扮书生设计从和尚辩才手中骗取王羲之书法真迹《兰亭序》的一段情节。从初唐开始,历代人物画家就倾心这个题材,见于画史记载的有唐代阎立本《萧翼取兰亭图》、五代顾德谦《萧翼取兰亭图》,宋代巨然、朱绍宗,元代钱选、赵子俊的《萧翼赚兰亭图》,明代仇英的《赚兰亭图》等。另一题为“兰亭修禊”。“修禊”为古时风俗,每年阴历三月初三人们到河边去嬉游,祈福消灾。《兰亭修禊图》选取的便是王羲之《兰亭序》中描述的场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文人雅士聚于绍兴会稽山阴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作诗。北宋的李公麟,南宋的刘松年,明朝的文征明和仇英,他们都留下过以兰亭修禊场面为题的画。徐悲鸿为傅抱石手卷所作题跋里面提到的文征明《兰亭修禊图》,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此画是文征明73岁时用他擅长的细笔青绿画法绘制而成,故宫博物院和辽宁博物馆藏有不同版本。■
兰亭序傅抱石文征明收藏兰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