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的秘密
作者:于萍(困困)在显像管电视机时代,索尼因为拿过大奖的特丽珑技术早就富有声誉,可在显像管电视向液晶电视过渡期间,却显得患得患失,迟迟不出手,好像后发制人似地在2005年推出了索尼BRAVIA子品牌,也处处显得“卓尔不群”。比如“看BRAVIA的红”广告,用行业内人士话说:“索尼坐拥IMG唱片和哥伦比亚影业,可旗下艺人莫文蔚拿去给佳能代言,王力宏帮着尼康说话,BRAVIA却选了鲍德熹、张艾嘉和吕胜中,老百姓知道他们是谁?一点都不亲民。只要打上‘索尼制造’就有人认,这些人跟着捣什么乱呢?”
索尼电视事业本部部长福田隆志认为,BRAVIA不仅是家电,还是可以炫耀的奢侈品。他在面朝东京湾的一间法餐厅接待了记者,隐秘包厢由索尼总裁盛田昭夫亲自设计,来客签名本上都是汤姆·克鲁斯、妮可·基德曼这样的名字,透着对亲民偶像的不屑。BRAVIA得以用于炫耀的资本,就是在加强高清1080领域画质表现方面的技术革新和富有索尼特色的外观设计。在东京索尼总部,记者亲历了BRAVIA新旧技术展示。在追求清晰度上,今年又添加了叫x.v.Colour的新技术,跟没有新技术的老电视一比,单看上去分不出好赖,比对后高下立现。因为有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做后盾,BRAVIA在播放DVD上也有文章可做,号称由影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亲自检测,设计出sRGB播放技术,呈现与影院相同的播放效果。电视中还镶嵌了照片显示功能,与索尼阿尔法相机相连,可以看到如同打印之后的照片效果。连带周边产品,BRAVIA成为名叫Sony United概念的一部分。
在液晶电视的外观设计上,BRAVIA的设计者、索尼首席艺术总监松冈文弥先展示了一组极简的家居图片,屋内空无一物,窗外竹影轻斜,一指空白的墙面:“这里悬挂一台BRAVIA,便形成了画框的效果。”这也是BRAVIA“浮游”设计理念的由来,从推出的第一款,就由透明玻璃板支撑屏幕,此后一直不离这一理念,比如把宽框做窄,把喇叭也当成电视的素材包含在“画框”中,使用铝制的外壳,使得电视体现更强的质感,而电视下部Sony的Logo也设计成发亮发光,以强调悬浮的效果,甚至在玻璃框里镶嵌了一些富有“浮游”感的小亮点。BRAVIA的设计概念就是把电视当成一幅画。但在问到如果将Logo盖住,是否很容易就能从一堆外形近似的液晶电视中挑出BRAVIA,松冈文弥没有正面回答,他说:“复制索尼设计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也毫无办法。”
8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以“日本是怎么办到的?”为题做了个封面故事,解析日本人为何处处能争第一。列举了日本企业文化的几个关键词:质量,竞争,自信(或者叫消解自卑)。在索尼历史资料馆,这些关键词的意味可窥一斑。这里存放着索尼的诸多“第一台”产品,是品质与声誉的见证:第一台CD Walkman,第一代可旋转镜头的数码相机,第一台轻薄笔记本505,与金煌煌的艾美奖杯摆在一起的第一台特丽珑电视⋯⋯《时代》的文章说,日本总能拿出叫人吃惊的产品,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关,虽然狂暴,但十分有序。索尼在历史上最大的对头便是松下,两家公司在家电和数码产品领域交手多次,近两年在单反相机和专业数码摄影机上更有针锋相对的竞争。在平板电视市场中,索尼与松下起先各自为政。索尼从独占特丽珑技术转向与三星合作抢占液晶电视市场,松下守着等离子的核心技术,在液晶电视方面很平庸,但索尼BRAVIA之后,松下与东芝联合起来,成立了TMD公司,专门生产电视机用液晶面板,继而推出VIERA液晶电视系列,有与BRAVIA决战的架势。根据索尼财报,去年索尼在全球液晶电视的销量是630万台,全球第一,似乎BRAVIA胜出。但索尼历史上有多次败给松下的记录,还有“松下咒语”一说,竞争还在继续,但索尼已经越来越未雨绸缪地联手松下,以防“咒语”重现。比如国庆期间的索尼与松下同时大降价,双方都渔利,国产品牌液晶电视冲击巨大。在索尼历史资料馆,历来索尼败给松下的产品也都陈列其中,与索尼历史上的第一次失败摆在一起。那是“二战”刚结束时生产的电饭煲和电热毯,因为电压不稳遭遇大量投诉,迅速退出市场。这两样质朴的玩意儿放在玻璃柜中,接受着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注视,他们的眼神看上去就像刷刷的小鞭子,仿佛在说,要想继续向前,历史的失败与耻辱不能忘记。■ 索尼电视商业日本家电企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