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缩小

字体增大
家乡的“退耕还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祖荣)
我家地处南方深山沟,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向沿海转移,留在家乡的就只有儿童和老人了。暑假回家发现,村里的很多种田大户越来越觉得种田累,且都上了年纪,随着家庭生活水平提高,只想种点东西够自己吃就行了。一些距离村子较远、路不太好走、土质不够好或者野猪出没的田地,就算送也没有村民愿意种。于是,近几年,村子里出现了大量被抛荒的耕地。
我有个亲戚,住在隔壁的一个村子里。说是一个村,其实只有几户人家。自然,这个村耕地就多了,人却少得可怜。由于我亲戚的儿女们大都在外面打工,家里只有他们两个上了年纪的人,田地很多,加起来不下50亩。仅凭两个老人,硬撑着种了30亩,可剩下的怎么办呢?我亲戚就把较远的、土质较差的田地,当林地来种,美其名曰:退耕还林。我亲戚在田里种上树苗,想等树苗长大后卖钱。可是,这些树苗种到田里快5年了,如今和刚种下的小树苗一样,几乎没长什么。而且在这样的田地里,始终都有一层明水,虽然树木生长需要水分,可我没见过哪株树苗是浸泡在水里长成参天大树的。更何况,附近村民,常把大水牛牵过来,放在那些栽满树苗的水田里,这些树苗就在大水牛的践踏下艰难地活着。这样的情况在我亲戚的村子里几乎家家都存在。我很期待国家有限的耕地能够得到永续、持久的利用。 家乡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