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国旗插到北极海底
作者:薛巍( 奇林加罗夫和俄罗斯科考队的深海潜水器 )
这是人类海洋学家和极地工作者首次潜入北极的大洋底部。
8月2日,由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极地探险家奇林加罗夫率领的俄罗斯科考队乘“和平1号”和“和平2号”深海潜水器从北极点成功下潜至4200多米深的北冰洋底。他们在洋底插上了一面1米高的钛合金的俄罗斯国旗。奇林加罗夫说:“国旗放得很稳妥,如果有人在100年或者1000年之后潜到那儿,他仍能看到我们的国旗。”俄罗斯两极科学研究院成员谢尔盖·巴利亚斯尼科夫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到北极点下海床插旗,堪比在月球上插旗。”
科考船队7月24日从俄罗斯北部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启程,“俄罗斯号”核动力破冰船开道,“费奥多罗夫院士号”科考船尾随,8月1日到达北极点。莫斯科时间2日9时28分,奇林加罗夫及国家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乘“和平1号”从北极点开始下潜。12时08分,“和平1号”抵达4261米深的北冰洋洋底;12时35分,“和平2号”触及洋底,下潜深度为4302米。全世界目前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拥有能够下潜至洋面以下3000米的载人潜水艇共5艘,“和平1号”和“和平2号”是其中两艘。
奇林加罗夫现年68岁。20世纪80年代,他率一支探险队出征南极,搭乘的科考船一度卡在冰面上,探险队最终脱险,他成了英雄。奇林加罗夫在抵达洋底后与洋面人员通话说:“我们平稳着陆,周围是黄色的淤泥,未见有海洋生物活动。”两艘潜艇在海底采集水样、沙砾和生物标本。约16时20分,两艘潜艇开始上浮。对领航员最大的挑战是在无线电的引导下在上浮时仍能找到下潜时的入口。奇林加罗夫在水下待了8小时40分钟,最后40分钟都是在找出口。第二艘潜艇在水下待了9个半小时。
俄罗斯这次代号为“北极-2007”的深海考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从海底采集岩石样本,证明北冰洋下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是俄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大陆架的自然延伸。1961年《南极条约》生效,冻结了各国对南极主权的争夺。但有关北极,目前尚无类似条约。目前的国际法规定,北极点及附近地区不属于任何国家,也没有哪个国家的大陆架延伸到北极点。北极周围的俄罗斯、美国、丹麦、加拿大、挪威5国在北极地区都只拥有各自沿海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俄罗斯2001年12月向监督执行《国际海洋法公约》的联合国机构提出把本国专属经济区扩展到罗蒙诺索夫海岭水域,因证据不足而遭驳回。如果这一结果得到证实,俄将可能向联合国提交一份有分量的科学考察报告,要求将其在北极的大陆架增加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德国与意大利3国领土之和。
北极地区有居民700多万人,与无人居住的南极地区形成鲜明对照。北极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锡、锰、镍、黄金、钻石和渔业资源,石油储量约有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已探明世界石油储量的25%,天然气达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过去20年间北极冰层由于气候变暖已缩小了20%,使得进入北极更加方便,北极航线也可为连接欧亚提供更短的线路,北极地区冰雪融化,开发这里的丰富自然资源将变得现实可行。
加拿大外长彼得·麦凯2日说,俄罗斯在北极海底插国旗之举并不能支持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这不是15世纪。你不可能在世界上跑一圈,插上旗子然后就说,‘我们宣布拥有这块土地’”。加拿大上月宣布将斥资70亿美元,建造8艘破冰巡逻船,并将于近期在北极地区举行一次多兵种军事演习。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汤姆·凯西8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讥讽道:“我不太清楚他们在海床上是放了一面金属旗还是一面橡胶旗,或是一张床单。无论如何,这种做法没有任何法律效力。”
凯西认为,俄罗斯试图用这种方法证明某些海脊能代表大陆架的延伸,但解决这个争论必须基于海洋公约组织的技术性规定,而不是安插任何形式的标志物。凯西还说,俄罗斯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员国,有权提出上述申请。而美国至今仍未批准该国际公约。《今日美国报》报道说,布什政府担心在争夺北极资源中“掉队”,准备敦促国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为只有这样美国才能对北极沿岸领土提出主权要求。 俄罗斯国旗北极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