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建联
作者:朱步冲6月29日,易建联在麦迪逊花园广场“绿屋”里等待的时间并不长,在格雷格·奥登和凯文·杜兰特波澜不兴地被波特兰“开拓者”与西雅图“超音速”挑走,毫无争议地当上了“状元”和“榜眼”后不到20分钟,大卫·斯特恩就在主席台上宣布密尔沃基雄鹿队在第6顺位选择了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CBA总决赛MVP。然而与现场爆发的有礼貌欢呼相反,易建联本人的反应却没有想象中强烈,在现场观看的美国《体育画报》专栏作家杰克·麦考伦说,在听到自己名字的一瞬间,易建联脸上流露的表情是“惊慌与困惑”。
原因何在?虽然中国“神奇男孩”并没有像某些预测那样紧随奥登和杜兰特被亚特兰大“老鹰”选中,风光地当上“探花”秀,但至少没有像9年前不幸的保罗·皮尔斯那样,由于顺位大跌而在“绿屋”里度日如年,任凭摄像机镜头一次又一次扫过自己沮丧的脸。理由很简单,表面上的风光不能掩盖深层的失望:密尔沃基并不是能让中国球迷、耐克或者大卫·斯特恩满意的“大市场”,在这座安静的美国威斯康星州小城里只有不到3万亚裔居民,也很少能有获得赛事全国转播的机会。不仅如此,“雄鹿”在全联盟中的软弱与不求上进也是远近闻名,近10年来唯一值得自豪的赛季就是2001年,萨姆·卡塞尔、格伦·罗宾逊和雷·阿伦组成的“3个火枪手”带领球队在季后赛东部决赛中和76人大战7场,最后止步于总决赛门槛之外。
同样,“雄鹿”似乎也没有真正做好接纳易建联的准备。与奥登、杜兰特在波特兰和西雅图引发的山呼海啸般的膜拜与庆祝相反,当斯特恩宣布球队选择了易建联后,在雄鹿队主场布拉德利中心现场观看选秀的球迷反应不一,大约一半的球迷起立欢呼,另外的则在面面相觑——很明显他们还不知道这位身高2.14米的中国年轻人是何方神圣。ESPN的评论说,易建联的经纪人唐·费根为了不让“雄鹿”选到自己的金童子,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拒绝了雄鹿队总经理拉里·哈里斯前往洛杉矶观看易建联训练的要求,然而这并不能阻挡哈里斯对易建联的垂涎。
在这样的隔膜和疑虑中,已经有很多体育评论人士认为双方都是这次选秀大会上的输家,ESPN专栏作家查德·福特认为选择易建联是2007年选秀大会上的最大冒险,虽然他拥有身高、运动天赋和细腻的技巧,以及85厘米的垂直弹跳力和后卫一样的移动速度,但缺点也很突出:不像美国球员那样热爱身体接触,利用肌肉去征服对手,而更喜欢面对篮筐进攻和跳投;如果易建联并不喜欢待在密尔沃基,那么哈里斯将不得不选择交易。
尽管如此,易建联的NBA生涯已经开始,他的影响力也不可阻挡地开始转化为市场经济效应和来自各方的期待值——“EE TEE-an LEE-an”,ESPN官方网站已经用半音标半拼写的方式试图教会美国球迷正确地说出他的名字。在NBC电视台的调查中,28%的观众认为易建联能成为全明星球员,46%的观众认为他将是一个合格的角色球员;耐克也曝光了为他设计的个人专属Logo,一只敏捷的蝎子弯曲成的字母“Y”。对于易建联来说,此下唯一应当关心的就是如何在训练场上和比赛中证明自己的实力,后者才是他真正能够掌握自己未来命运的唯一砝码,俗谚云“尽人事而待天命”,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体育易建联中国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