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裸体肖像

作者:李孟苏

200件裸体肖像0

( 吉尔伯特(左)和乔治(右) )

1900年以来,著名的裸体肖像数起来很不少:像胎儿一样蜷在大野洋子身边的列侬,跨坐在靠背椅子上的克里斯汀·基勒,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 & George)组合一览无余的正面全身画像,身怀六甲的凯特·莫斯,身体扭成麻花的麦当娜,懒洋洋的贝克汉姆……马克·吐温说:“服装造就人,赤身裸体的人对社会毫无影响力而言。”但爱丁堡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里正在展出的200件裸体肖像,照片、画布上的人都没有穿衣服,他们的社会影响力自不待言。

这个名为裸体肖像展的展览从一年前就开始筹备,今年6月初终于开幕,展品分摄影、绘画、雕塑三类,创作于1906~2006年,包括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名人裸像。策展人、爱丁堡大学艺术史专业高级讲师马丁·汉默(Martin Hammer)很早就开始关注裸体肖像,发现裸体肖像是非常有美感的一个艺术门类,遗憾的是少有人家的家庭相册里会有裸体肖像。他看到满大街的杂志上都是明星们脱掉了衣服的照片,心想难道只有娱乐明星才有资格裸,裸了不会被批评吗?非明星裸体是什么样?于是想到了办这么个展览。

汉默故意用了“Naked”一词来冠名,而不是“Nude”,尽管两个词都是“裸体”之意。汉默认为二者虽然都不穿衣服,但有很大区别,起码他这个展览谢绝没有成人陪同的儿童入内参观。经典和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中也不乏裸体,但它们是“Nude”,所以不会有人觉得小天使肉滚滚的胳膊腿性感,会对维纳斯产生邪念,或者从施洗者圣约翰的身体上看到脆弱、恐惧等人性弱点。而用Naked描述的那个身体上,裸露出的皮肉总是有点什么含义,不过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性意味。汉默说,他不希望人们一提到“裸体”就联想到“色情”,因此他很重视画面的干净,绝不能有挑逗意味,否则作品的重要主题就会被转移。他研究现代肖像创作,发现了不少优秀的裸体肖像画,凡是生性有趣的艺术家,比如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斯坦利·斯宾塞(Stanley Spencer)等都创作过裸体肖像画。他还借到了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英国艺术家肯·库里(Ken Currie)的裸体画像,它们从未公开展览过。

如何评判一幅裸体画是艺术作品而不是色情图片?汉默认为那是动机问题,要看裸体画会引发观者何种个人体验。色情画有非常简单的动机,那就是引发性冲动。当然,就算是裸体艺术作品,你也不能阻止它让观众产生性反应,但它同时能引发观众在其他层面上的思考,比如人性的弱点、死亡等问题。“裸体肖像展”中的每一个裸体人物都不仅仅只是一个模特儿,他们要借脱掉衣服来褪去罩在人表面的社会涵义。就像吉尔伯特和乔治组合那幅比真人还大的裸体自画像,两个中规中矩的中年男人勾肩搭背正面冲你站着,吉尔伯特说,他们是要考问社会的接受程度,要质疑社会对“两个男人且裸体”的偏见。

从作品的选择上,可以看出汉默的苦心。他选择了不少老人皮肉松弛的裸体像,有德国摄影家梅兰尼·曼肖特(Melanie Manchot)为她60岁的妈妈拍的肖像,还有一幅美国著名画家爱丽丝·尼尔(Alice Neel)的自画像。画这幅画时,尼尔已经80岁了,画完3年后她去世。之前她从未画过自画像,首次自己画自己,就选择裸体形态,把垂老之躯留给世人,很有意味。汉默也选了一些病态的身体,最有冲击力的是英国摄影家乔·斯彭斯(Jo Spence,1934~1992)少了一个乳房的自拍像。斯彭斯因患乳腺癌切除了一个乳房,病后她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与心理世界,在生命的最后10年,她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对自己进行“影像治疗”,以克服女性的弱点和死亡逼近时的巨大恐惧。

( 1. 6月5日,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的肖像在苏格兰国家肖像画廊展出 )

汉默认为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充满了怜悯。他展出了一张特纳奖得主翠西·艾敏(Tracey Emin)的自拍作品《最后,我想对你说不要把我留在这儿》。艾敏是非婚生子,父亲抛弃了她和妈妈跟别的女人结了婚,她孤独地在肯特郡海边的一个疗养院长大,13岁遭强暴。这张照片中,她躲在一间沙滩小棚屋的角落里,瘦弱的脊背对着镜头,可以感受到童年经历在这个身体上留下的痛苦印迹。还有美国摄影师波特·斯特恩(Bert Stern)为梦露拍的两张照片。照片中的梦露一如既往地美丽,但想到6周后她便神秘死去,就会觉得画面中充满了恐惧和哀伤,似乎照片又一次证明:没有一种美可以长久维持下去。

展览中有儿童裸体像。在“儿童保护”越来越敏感的今天,别说儿童裸体像,就是常规的儿童肖像都成了雷区,成年人稍不注意就会被冠上“恋童癖”的高帽。曾有摄影家举办作品展,展出自己孩子光屁股玩耍的作品,结果被小报给予“鼓励罪恶”的评介,还有儿童保护组织指责它们为色情图片。汉默很聪明地避开了这一敏感主题。他从“家庭”的角度入手,展示的是全家福中的裸体儿童。一般来说,家庭成员合影,即便是全家人都没穿衣服,拍出的照片也要严肃得多,画面循规蹈矩,没有刺激性的元素。比如展出的音乐家、摄影家大卫·威廉姆斯的全家福,孩子站在黑色背景的中间,两边的父母通过过度曝光形象消融了。很多摄影家都尝试过拍摄裸体全家福,用一种新视角、新观点来看待、表达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却敏感的关系。只不过拍摄对象一般是自家人。

200件裸体肖像2( 乔·斯彭斯因患乳腺癌后用相机记录下自己的精神和生活状态,对自己进行“影像治疗” )

汉默还想通过这个展览证明,肖像这一艺术形式至今也没有过时。每一幅裸体肖像都表达出艺术家的观点、情感,而不会像传统肖像作品,是在被画者的授意下创作的,画家多少带有奉承的意味,趋向于美化对方。此次展览中的肖像带有实验性和挑战性,有时甚至引起感官上的不适,当你看到英国画家彼得·霍森(Peter Howson)为麦当娜画的两幅裸像时。其中一幅麦当娜一只胳膊撑着身体半躺在床上,身体扭出一条一条强劲的肌肉,显得这个将瑜伽练得出神入化的身体有多么怪异。据说,麦当娜从1989年开始收藏霍森的作品,不过霍森可没想过要讨好麦当娜,反正麦当娜亲口对他说过,他的作品“既强悍有力又可怕恐怖”。还有一张是麦当娜蹲成马步,腿下是一片坟场。霍森说:“这幅画是要提醒她想到自己的死亡。”

资料:

( 克里斯汀·基勒 )

裸体跨坐在椅子上的基勒

克里斯汀·基勒本是一无名的高级应召女郎,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她搞垮了哈罗德·麦克米伦内阁。1961年,她19岁时在一幢别墅的舞会上和英国时任战争大臣的约翰·普罗富莫陷入了爱河。已婚的普罗富莫是英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准将,有极为光明的政治前途。基勒同时还有一位情人,苏联驻英国海军武官尤金·伊万诺夫。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这段三角恋被涂抹上阴谋的色彩。英国政府对普罗富莫进行了两年的调查,最终结论是他没有泄露国家机密。但丑闻迫使普罗富莫于1963年6月辞去战争大臣的职务,并带来一系列余震:首相麦克米伦同年10月辞职,保守党在次年的选举中败北,别墅的主人自杀身亡,基勒跨坐在椅子上的姿势成为经典的裸照姿势。

( 英国著名时尚摄影师大卫·贝利为20世纪60年代流行文化的代表面孔简·伯金拍摄的肖像,这一风格成为后来时尚摄影的样板 )

基勒的裸照由摄影师路易斯·莫里(Lewis Morley)掌镜,拍摄于内阁垮台后不久,地点在莫里的摄影棚。莫里很富有传奇性,他1928年出生于中国香港,是个中英混血儿,在香港和日军俘虏营中度过了童年,回到英国后参加过皇家空军。《冷眼》杂志的创始人、著名喜剧演员、讽刺作家彼得·库克很赏识莫里,把自己夜总会楼上的一间屋子借给他做摄影棚。拍摄基勒的那一天,先拍了基勒穿件男式衬衣以各种姿势坐在丹麦设计师阿纳·雅各布森的椅子和地板上。后来要求她脱掉衣服,基勒不同意,经理人强硬地说,这是写在合同里的,必须照办。气氛变得紧张。莫里赶紧让其他人离开房间,转过身对基勒说,你脱掉衣服吧,把椅背朝前放,你跨坐在椅背后面。基勒照办了,仍然抬起两只胳膊,想尽量挡住身体,表情很复杂。基勒完成了合同的要求,也藏好了她不想被人看到的部分。这一裸露姿势持续不过5分钟,却成为40年来最常被模仿的姿态。

莫里说,拍摄过程中他从来没觉得基勒性感,倒觉得她像20世纪40年代风靡一时的莉莉·玛莲式的歌星薇拉·琳恩。他觉得不解,一个坐姿为什么会如此走俏。给基勒拍照的前一年,莫里以同样的姿势为自己拍过一张肖像,当然他是穿着衣服的。采用这一姿势,纯粹是出于技术的考虑。当时的器材拍摄室内照片需要长时间曝光,这就要求被拍摄者不能动,于是椅背成为一个支撑点,可以让模特儿比较舒适地保持静止状态。

( 爱丽丝·尼尔的自画像 )

( 彼得·霍森为麦当娜画的两幅裸像 )

( 彼得·霍森为麦当娜画的两幅裸像 ) 肖像裸体吉尔伯特艺术

上一篇: 海藻变石油
下一篇: “果冻时代”